初审编辑:王蓬波
责任编辑:李泽
近年来,新泰市以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三水”统筹为原则,坚持前端排查管控、中端强化治理、末端生态净化“三端”治理思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进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前端排查管控,严格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开展新泰市入河排污口排查,采用人工徒步巡查、无人机排查、现场走访等方式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排污口的分布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对全市862个入河排污口逐一开展现场排查,进行溯源监测。编制新泰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形成“一口一档”管理清单,逐一明确整治措施和责任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整治。对已经整治完成的入河排污口,逐一开展现场核查,掌握每个排口现状,加强日常巡查,确保整改到位不失效;对还未整治完成的排污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加快整治进度,提高整治质量,确保按期完成整治。紧盯涉水企业达标排放,在现有环保管家工作基础上,聘请专业团队对33家涉水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帮扶工作。加强涉水企业监管,严格复核其环评、验收、排污许可证、取水证,用水缴费单据、环保设施用电、环保设施工艺、现场运行效果、排水口设置及在线检测等情况。针对涉及煤炭、化工、印染、造纸、屠宰等用水排水量较大的行业类别,建立涉水企业监管台账,严厉打击涉水企业超标排污、在线数据造假、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中端强化治理,聚力水源地安全保护,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监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确保纳入考核的3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完成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立标。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信息共享,保障群众饮用水水质安全。强化水源地常态化巡查,组织执法人员对东周水库、金斗水库、光明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常态化开展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水源地周边界桩、界标、交通警示牌、隔离网等保护设施养护是否完好,交通穿越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是否完善,保护区内是否新增排污口等。每季度对金斗水库、东周水库、光明水库水源地水质63项指标采样监测一次。
末端生态净化,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谋划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管”“养”结合同步提升,在“管”上下实招,不断加强河流水面精细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实施柴汶河全流域分段管控,以点源保支流,以支流保干流,加密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对数据及时汇总分析,掌握水质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监测方案和应对措施,促进柴汶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在“养”上做文章。开展柴汶河流域增殖放流,在柴汶河谷里大桥段和南宋大桥段组织开展了增殖放流活动,共增殖放流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35万余尾,有效补充了水生生物种群数量,促进柴汶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不断改善。
(通讯员 杨煦艺)
初审编辑:王蓬波
责任编辑:李泽
今年一季度,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447件,同比增长89.41%;PCT国际专利申请2件。截至3月底,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5478件,每一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0.14件,同比分别增长34.86%、35.71%,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详细]
2024年5月18日起申请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按照调整后的利率标准执行。[详细]
为全面贯彻落实《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和《反兴奋剂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工作要求,加强纯洁体育教育讲师队伍管理,提升国家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业务能力水平,5月16日,2024年国家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培训班(第八期)在泰安开班。[详细]
2024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来泰安感受大自然的温柔抚摸,追寻“绿野仙踪”的梦境,开启一场生态之旅吧。[详细]
5月15日,2024年“5·20世界计量日”山东主场活动暨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泰安举行。[详细]
5月15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新闻发布会,泰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范宝品介绍了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有关情况,市科协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