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蓬波
责任编辑:李泽
近年来,新泰市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突出系统化、项目化、智慧化“三化”治水模式,实现水环境质量高位提升。目前,东周水库、金斗水库、光明水库三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Ⅲ类标准。
“系统化”治水,科学整治控源头,强化地毯式排查。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新泰分局组织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执法人员以及环保管家采用无人机+徒步巡河形式,对柴汶河流域干流及20余条支流开展地毯式排查,及时掌握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状况第一时间开展溯源排查、消除问题隐患。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新泰分局联合畜牧中心印发《新泰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排查工作方案》,组织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内突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开展排查,同时联合畜牧中心同步开展了全面排查,重点核查畜禽养殖场环保手续办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台账建立等情况,现场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移交。
“项目化”治水,精细施策抓落实,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谋划建设了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新汶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日处理能力1.5万吨的柴汶河南宋大桥下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新汶污水处理厂和楼德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减轻河道污染负荷,改善水质,助推水环境质量改善。推进城市排水“两清零、一提标”,加快新汶污水处理厂和乡镇污水处理厂等“两清零一提标”工程建设,对8处乡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回购并升级改造,实施新汶污水处理厂设备提升改造和清源水务污水处理厂扩建,积极解决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全面提升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智慧化”治水,数字赋能强监管,严格落实“一企一管”。新泰市化工产业园先后新建污水和雨水管网13.2km,严格落实重点企业“一企一管”监管机制,建设“一企一管”工程,强化对园区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智慧监控和源头治理,目前园区7家重点化工企业已实现“一企一管”排放,实现企业污水的统一检测和集中排放处理。建设水源地自动监控系统,在东周水库完成水库大坝渗压自动化监测、位移沉降自动化监测、水库雨量水位监测工程及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工程设施和水源保护地监控全覆盖,提高了工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通讯员 宋依依)
初审编辑:王蓬波
责任编辑:李泽
今年一季度,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447件,同比增长89.41%;PCT国际专利申请2件。截至3月底,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5478件,每一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0.14件,同比分别增长34.86%、35.71%,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详细]
2024年5月18日起申请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按照调整后的利率标准执行。[详细]
为全面贯彻落实《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和《反兴奋剂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工作要求,加强纯洁体育教育讲师队伍管理,提升国家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业务能力水平,5月16日,2024年国家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培训班(第八期)在泰安开班。[详细]
2024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来泰安感受大自然的温柔抚摸,追寻“绿野仙踪”的梦境,开启一场生态之旅吧。[详细]
5月15日,2024年“5·20世界计量日”山东主场活动暨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泰安举行。[详细]
5月15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新闻发布会,泰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范宝品介绍了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有关情况,市科协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