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三个坚持”助推工业气瓶智慧监管见“行”更见“效”

2024-09-11 17:3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国良

  为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泰山区将工业气瓶全流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作为“互联网+智慧化安全监管”模式的具体实践,通过召开市级现场会、开展区级巡讲培训、点对点帮扶指导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蹚出一条“量”上有突破、“质”上有提升、“面”上广覆盖的安全监管新路子。系统的全面应用有效管控了工业气瓶高危环节的安全风险,为提升全区工贸、危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做好日调度,多维度力求“量”上新突破。在核心指标稳步提升上持续做“加法”。每天线上巡查企业注册及应用情况,及时获取系统数据,做好比对分析。对重点企业每日自查情况及动火作业情况加大监控力度,强化企业使用自觉,确保使用记录持续增长。该项工作自7月初推动以来,使用单位注册数由139家增长至249家,特种作业人员注册数由159人增长至632人,企业自查记录由2条增长至5470条,动火作业记录由22条增长至4125条。在预警提醒靠前监督上持续做“减法”。通过在线监测在用气瓶预警、充装单位AI预警记录和视频监控,实时获取充装单位充装台作业情况,第一时间将异常情况反馈所属辖区,发现一起消除一起,坚决杜绝超期气瓶。截至目前,已成功处理气瓶超期预警信息5次、AI预警记录469条。在使用记录率先领跑上持续做“乘法”。严格落实系统“以瓶管气、以码管瓶”,用气必扫码、动火必刷脸,确保当日气瓶使用数量与动火作业记录相匹配。保持一个乘数“1”(即:全市第一)不变,力争另一个乘数“核心指标数量”持续增加。在在线隐患整改消除上持续做“除法”。通过每日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针对企业自查发现的隐患和执法人员现场巡查发现的隐患,及时调度各乡镇(街道)、园区监管部门举一反三,督促同类型企业完成自查自纠和隐患整改闭环,达到“检查发现一个、整改消除一批”的目的。

  坚持做好周检查,多渠道力争“质”上稳提升。截至目前,各级监管部门已通过“瓶平安”微信小程序实施现场巡查578次,发现的隐患均已通过系统完成整改。强化执法监管。执法人员把系统使用作为监管执法的信息化手段,健全完善“逢查必用”机制,凡入企检查,必使用监管小程序进行安全检查并上传记录,对系统推送的报警信息进行现场核查。夯实属地监管。督促属地监管部门做好入企检查工作,利用监管小程序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尚未注册和使用的企业,跟进帮扶完善作业流程,确保不留死角。做好业务协同。建立内部工作联动机制,将电气焊加芯赋码监管同工业气瓶系统应用监管相融合,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全流程监管,每周至少随机实地联合检查一次,将进展缓慢、工作不配合的企业,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帮助查改安全隐患,防范事故发生。

  坚持做好月督导,多形式共促“面”上广覆盖。强化督导检查。制定工作流程明白纸,将工业气瓶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应用工作列入月督导内容,进一步压实各乡镇(街道)、园区属地管理责任,明确监管职能。定期印发通报。每周印发工作通报,对相关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确保安全责任压实、工作措施抓实、基础保障夯实。加大媒体宣传。通过高频率、多形式、持续性的新闻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为系统应用纵深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全区工业气瓶充装单位已全部完成AI智能分析报警改造,使用单位扫码工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应用数据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工业气瓶使用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立足靶向施策与综合治理并进,着眼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聚焦主体责任与监管责任并举,实现常态化监管、日常性执法和程式化使用的有机融合,以制度化、信息化激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泰山区智慧化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通讯员 赵国良)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