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三个能力”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泰山区省庄镇积极谋划、快速推进,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为民服务等一线“练兵场”,引导全镇各领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在产业发展一线提升“三个能力”。以特色产业为纽带、村企共建为路径、集体增收为目的,力争打造区域振兴新高地。于辛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强村公司+龙头企业”发展模式,与无恙堂等中草药龙头企业合作建设泰山黄精农业科技产业园,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依托北部山区现有产业基础,小津口村新发展高标准茶园2000亩,推进种植基地生态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形成“一环一路一面”产业格局。
在项目建设一线提升“三个能力”。坚持培育“农业+”新兴产业,以项目落地催生乡村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贝家庄村探索成立光伏产业发展公司,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商业模式,为镇域各村提供“一站式”光伏项目落地建设服务,形成顶上有光伏、地上有农业的产业布局;亓家滩村率先发展高端休闲项目,打造村级无动力滑翔伞基地,探索出集体经济最新增长点,带动村级年吸引游客数达6000余人次。
在为民服务一线提升“三个能力”。围绕“现代省庄”建设目标,按照“全覆盖、普遍联、分层次、重点联”的原则,采取领导干部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社区干部定点的方式开展新一轮走访入户,常态化开展“常叩门”、民意诉求“我来听”等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其中,安家庄村紧盯民生实际,完善村内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化村庄建设,西苑庄等村相继开展村内道路沥青铺设等工作,村居环境明显改善。
(通讯员 张目方)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二十条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系列部署要求,结合泰安市实际,创新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内容和措施,共分为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就业形态、提升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和抓好组织实施5个方面。[详细]
6月10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东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泰安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非遗购物节在东平大宋不夜城启动,近40项来自全市的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展演。[详细]
为加强警示教育,营造安全生产月的浓厚氛围,泰安市应急局公开曝光近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查处的10起典型案例,警示企业增强遵法守法意识,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隐患自查自纠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详细]
6月7日,我市公布了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第十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99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种门类。[详细]
6月8日,“泰安小美骑手”发布仪式举行。仪式上,发布了“泰安小美骑手”LOGO标识 ,宣读了《“泰安小美骑手”评选情况通报》并为“泰安小美骑手”代表颁发证书和徽章。[详细]
近日,大众网记者从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自6月份开始组织开展泰安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创建评选活动,持续至12月底结束,活动分为创建、评选、展示三个阶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