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而行之“找苦吃”——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驿站建设肥城纪实

2025-02-21 08:4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心睿 马紫晨

  临近春节,刚从学校回到肥城的王瑞飞就迫不及待地走到了家乡的田间地头,“每当走进家乡的土地,心中便有了一个词‘奉献’。”他说。

  王瑞飞是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寒假,他继续参加山东农业大学开展“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乡村振兴驿站建设活动,作为科技专员时隔三个月他再次来到肥城乡村振兴驿站开展驻村蹲点服务,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青春奔赴!

  此时,同样作为科技专员的183名肥城农大学子,正奔走在乡土深处,在乡村振兴驿站建设中,砥砺心智、锤炼本领。

活动现场(李心睿 供图)

  深入田间 知识助力解农困

  1月下旬,蔬菜大棚里热火朝天,王瑞飞跟随着肥城市安临站镇安站村的村民在村里的菠菜种植大棚里开展了一场劳动实践。他们拿着镰刀,在潮湿的大棚中,穿梭在狭窄泥泞的田垄间,把长成的菠菜收割下来。

  此时,大棚里的大多数蔬菜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连续低温让大棚种植户眉头紧锁,如何帮助大棚蔬菜度过低温期成为燃眉之急。王瑞飞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覆盖保温被、增强维护结构保温性、增设防寒沟和防寒裙等措施。

  大棚外,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的关键阶段,种麦子的农户们见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的科技专员非常高兴,“这几天的极端天气,可把我们担心坏了,害怕麦地受了冻害影响了来年的收成。”农户们表示。

  王瑞飞积极联系学校专家老师后,给农户们说:“这个温度对于越冬期而言,属于正常低温,只是往年通常是1月下旬出现,今年推迟到了2月上旬。不过对于正常麦田,这样的低温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后续会慢慢回温。”之后,在乡村振兴驿站APP的指导下给出了注意分蘖节的保护,一旦发生冻害,在天气转晴的时候及时追肥、叶面喷肥补救的具体应对措施。

  “田间地头是农科生最好的课堂,在大棚中劳动的过程中,农业设施学中的知识,仿佛活在了眼前。卷起裤腿,踏进田里,帮助农民解决头疼的问题,我欣喜地发现原来我们也可以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王瑞飞说道。

  乡村科普 知识启迪儿童心灵

  引导乡村青少年涵养爱农情怀和学农兴趣,树立远大理想,也是科技专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肥城市安临站镇的一间小教室里,6名农大科技专员聚焦“三农”给二十多位小朋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

  探索小麦的一生、和树木成为朋友、拖拉机的运转……科技专员用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运用PPT、绘画本等多种方式向乡村小朋友们介绍了农学、林木、园艺、农机等方面的知识。6名科技专员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还注重孩子们心灵的建设。随后,山东农业大学心灵画坊项目负责人李心睿结合自身专业与课题设计组织了一场曼陀罗绘画小课堂,用其独特的绘画方式和深刻的心灵内涵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场心灵疗愈。

  “作为科技专员,把科学知识带给乡村青少年,让科学离孩子们不再遥远,这是我们作为科技专员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岗位,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农情怀,为乡村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山东农业大学科技专员游天恩说道。

  携手企业 资源下乡助乡村

  在实践的过程中,这群科技专员们不仅送科技下乡,还给村民送来了优质玉米种子。在科技专员的积极联系下,山东农业大学校友企业禾丰种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忱为驿站提供了公司的优质玉米种子。

  在肥城市安临站镇东陆房村,科技专员们耐心地为村民讲解种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同时,还向村干部介绍了山农酥梨种植、山农小麦种子等农大特色技术。他们真正地以实际行动搭建起学校与乡村的桥梁,解决着科技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科技之花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上绚丽绽放!

  (通讯员 李心睿 马紫晨)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孔维飞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李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