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良庄镇:打响“蔬菜捆扎工”劳务品牌

2024-11-29 15:41: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朝

  岱岳区良庄镇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大镇,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镇内建有鲁中地区最大的蔬菜原产地专业批发市场“良庄蔬菜批发市场”,2023年蔬菜交易量达2.3亿公斤,交易额高达8.5亿元,产品远销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良庄蔬菜批发市场的虹吸效应持续显现。大量的订单和销售任务带动了市场周边餐饮、住宿、制冰及包装等行业40余家,市场从业人员近2000人,带动农户数达2万余户,作为“特殊”工种之一的“蔬菜捆扎工”也逐渐走进中介户、客商及公众的视线。

工人在捆绑菠菜(刘朝 供图)

  所谓“蔬菜捆扎工”,是指对将要售卖的蔬菜进行整理捆绑、封袋、装车等一系列包装操作的从业人员。面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蔬菜捆扎工需要高效率地对新采摘的蔬菜进行分拣、捆绑、装筐,以便使蔬菜尽快从生产一线运至最终客户手中。不少外地客商称赞从良庄蔬菜批发市场拉运的蔬菜品相好、新鲜度高,个中缘由离不开蔬菜捆扎工娴熟的捆菜技巧。

  首先,工人在捆扎方式上有技巧。不同类型的蔬菜,采用的捆扎方式不同。比如芹菜,芹菜的捆扎较为简单,捆扎前工人需要对芹菜进行捋顺和挑选,将外表鲜亮、长短一致的芹菜捆在表面,一来是保证蔬菜在视觉上的整齐度,二来是更容易吸引购买者。整理完后工人将芹菜攥在手里,从芹菜底部向上套上皮绳,芹菜的捆扎就算完成了。但是在菠菜、香菜等叶菜类蔬菜的捆扎过程中,工人无法单纯靠手进行捆扎,还得借助模具。工人将绑绳放置到模具上,根据每捆的重量要求对菠菜进行重量估算和位置整理,先是用手大致进行“墩根”,再把菠菜放到模具上进行“标齐”,然后将绑绳从菠菜底部自上而下穿过,最终完成菠菜的捆扎。

捆绑好的菠菜(刘朝 供图)

  其次,工人在捆扎力度上有讲究。市场周边的种植户提到,工人捆菜时用的力度是有门道的,比如菠菜,如果菠菜捆得不严实,在卸车装车的过程中就容易散乱变形,影响销售。因此,在给菠菜捆绳的过程中,需要工人两只手均匀用力,同时保证力度不散,直至完成打结。但是,如果力度过大,又会损坏菠菜根茎,造成折损。因此,捆菜力度的把握也是对工人的一项技术考验。

  最后,最为关键的因素取决于工人的细致程度和适应性。蔬菜捆扎工需要长时间码放蔬菜和在不同角度下做手工动作,这既需要体力也需要耐力。良庄镇“蔬菜捆扎工”立足当地蔬菜产业优势,根据蔬菜的不同品种,因类制宜、分类捆扎,在日复一日的技术锻炼和改进下,既出现了家庭性捆扎巧手,也涌现了市场化捆扎能手,既充分发扬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千锤百炼”的坚韧品质,也擦亮了良庄蔬菜批发市场的金名片,打响了良庄镇“蔬菜捆扎工”劳务品牌的知名度。

  今年以来,良庄蔬菜批发市场以全面升级改造为契机,大力推行蔬菜“净菜上市”,为周边村民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考虑到年龄偏大、需要照看老人孩子等原因,“家门口”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的新选择。中介户介绍说:“在家门口干活既方便也舒心,旺季时我会雇上三四十口子人帮忙,她们从早上6点干到下午6点,中午管饭,按小时结算工资。”而且,因为捆扎速度快、技术好,周边乡镇的不少种植户也到市场周边寻找“帮工”,通过“人找人”的方式,劳务关系链条越延越长,就业市场越拓越宽,群众的钱包越来越鼓。

  下一步,良庄镇将充分发挥暖心驿站和零工市场作用,搭建更多“就近用工、就近就业”的服务平台,同时,探索培育更多有特色的技能劳务品牌,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技能就业。

  (通讯员 刘朝)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