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近日,东平县商老庄乡义和堤村率先引进粉木耳新品种,采用吊袋式大棚种植技术,成功培育出首批粉木耳菌芽。
粉木耳种植大棚现场(郭德瑞 供图)
走进种植大棚,一排排菌包整齐悬挂,粉嫩的耳芽初露头角,在温湿可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与传统地栽模式不同,吊袋式种植通过立体悬挂菌包、喷淋系统精准调控湿度,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和木耳品质。此次种植的粉木耳品种为“粉耳1号”,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团队选育,耳片肥厚、色泽粉润,兼具柔嫩弹滑的口感,适合鲜食与深加工。
商老庄乡依托“一村一品”战略,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技术培训及市场对接服务,还计划通过短视频直播、参加农博会等方式,打响“商老庄贵妃木耳”品牌,拓展高端餐饮与出口渠道。目前,已在义和堤村投放4万个菌包,预计首茬鲜木耳产量可达8000斤,经锁鲜处理后,通过冷链直供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售价预计达30元—50元/斤,效益远超传统黑木耳。
从菌包中长出的粉木耳(郭德瑞 供图)
粉木耳凭借独特颜值与营养优势,正成为健康饮食新宠。参考外地成功案例,粉木耳已出口海外,且市场溢价超国内10%。商老庄乡计划借鉴“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未来联合周边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与品牌包装,并开发即食木耳、菌汤包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
义和堤村党支部书记沈本平表示:“明年我们计划扩建至10个大棚,并联合乡里冷链运输,实现全年供应。希望带动更多乡亲加入,让粉木耳成为商老庄的‘金字招牌’。”
(通讯员 郭德瑞)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今年一季度,我市建筑业达成首季“开门红”目标,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75.5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实缴税金同比增长4.7%,为全市经济稳健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内、外、上、下”四向发力,是我市推动建筑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详细]
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接待服务的窗口,是传播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媒介。4月22日下午,泰安市2025年金牌导游员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活动举办,经过初赛、复赛18个场次选拔,共有24名选手进入决赛。[详细]
近日,泰安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培训会举行,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及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共谋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详细]
近日,泰安市医疗保障局发布《转发省医保局关于执行国家组织第十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中选结果的通知》,明确自4月25日起,国家组织第十批集采药品中选结果将落地我市。[详细]
近日,我市发布《2025年全市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意见》,今年我市花生生产应以“优模式、提产能、提品质”为目标,重点抓好种子精选、整地施肥、ARC菌剂施用、单粒精播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详细]
今年以来,东平金融监管支局印发《贯彻黄河战略支持设施农业和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锚定东平县30万亩设施农业、30万亩生态渔业“双30”工程,在黄河岸边架起金融支农的“连心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