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体育

借广州恒大契机 中国足球请与国际足坛接轨

2013-12-23 08:28:00 作者:岳东兴 公兵 王浩明  来源:新华网摩洛哥马拉喀什12月21日体育
广州恒大最终获得世俱杯第四名,其参赛意义远大于成绩本身。但因我们的根基太过薄弱,体制无法与国际接轨,期间的不断“折返跑”和收效甚微,与中国球迷的强烈愿望形成巨大反差。

      新华网摩洛哥马拉喀什12月21日体育专电(记者岳东兴 公兵 王浩明)广州恒大最终获得世俱杯第四名,其参赛意义远大于成绩本身。因为中国足球界是在阔别国际顶级赛事长达11年后,终于再次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而这一契机千万不要再次错过,因为它已为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足球梦”,标上了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

      在这场三、四名决赛前,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特意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整个专访长达20分钟,在国际足联高管中,在全世界的媒体中,这样大赛前的专访实属罕见!

      这位秘书长从中传递的信息很明确,那就是,国际足联对中国足协以及整个国家的足球人正予以强烈的期盼!

      “现在,足球应该成为中国体育的头号目标了,”瓦尔克20日说。他还颇为遗憾地感叹,“中国足球缺席世界顶级赛事太久、太久了!这对中国球员的不利影响太大了!”

      的确,自2002年世界杯后,中国足球沉沦了太久。这期间,整个行业的整顿、反思,媒体的调研、建议有太多太多。但因我们的根基太过薄弱,体制无法与国际接轨,期间的不断“折返跑”和收效甚微,与中国球迷的强烈愿望形成巨大反差。

      现在,广州恒大的历史性突破,让中国球迷看到了久违的惊喜和亮色。它无疑是职业足球的成功。就连瓦尔克也赞同地说,“只要它符合俱乐部、球迷的长远利益,符合职业足球的规律,带来精彩的足球,那么,即使豪掷千金聘请外援,也是理所当然”。因为它与英超曼城、法甲“大巴黎”等欧洲豪门的迅速崛起,都是相同的例子。中国球迷应该底气十足地为恒大的成绩感到骄傲。试想,曼城11名主力中除了门将外,全部是非英国球员,但它仍代表了英国俱乐部。那么,以4名外援加7名国脚构成的恒大主力,为何不能赢得中国球迷的衷心赞誉?

      但是,我们应清晰的看到,眼前的成绩,对于中国足球的整体崛起,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以此为契机,做更多的工作。

      第一,职业联赛的发展不容动摇。在德甲、英超、西甲,职业俱乐部都是培养一国精英人才的关键。搞好社区业余俱乐部、校园足球,虽然呼声很大,确实重要,但都是起扩大足球人口的作用。从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最后都要源源不断地选入职业俱乐部的足球学院或是梯队中。而只有实现从“草根”到“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自由流动,一国的足球体系才能理顺,人口数量和质量才会提升,职业俱乐部的实力才能提高。

      广州恒大虽有最好的国脚、顶级的外援、世界级教头,但现在已经走到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如果想在未来再进一步,缩小与像拜仁慕尼黑这样欧洲豪门的差距,中超冠军只能依靠本土球员的培养和进步。

      第二,中国足协的角色太重要了,需立即更新其职能范畴。英格兰足总在今年迎来成立150周年之际,定义自己为“非盈利的全英足球教育的宏观设计者和比赛管理者。”英足总有上到英国王室、政府的撑腰,下到各级地方的支持,其权利范畴和影响力,远非一个局级单位的中国足协可相提并论的。

      诚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有限,城市中用地紧张,更何况足球场?振兴足球,按中国足协的话说,的确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但是,问题早已摆在眼前,学习模板也比比皆是,如果我们的管理者总是感叹自己权力有限,不敢提出实质性的举措,也不敢与其他权威部门进行实质性的协调、合作、分工,那“中国足球何日出头?”,依旧是未解之谜。

      第三,世界足坛正在进行着全方位的进步。如果中国足球各级球队依旧徘徊于顶级赛事之外,一次次地无缘世青赛、世界杯、亚冠联赛,那只能与日韩差距越来愈大,更何况世界劲旅?

      瓦尔克在专访中还特意列举了中国足球的“三个愿望”。他说:“我知道一说中国足球,你们就有三个愿望:想再打进一届世界杯,然后就心里有底去申办一届世界杯,然后在未来再去赢得一届世界杯”。但是,这位秘书长的建议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如此重要的国家,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服务好那些踢足球的人”。

      这其中的深意不难理解。中国从草根的业余爱好者,到职业联赛顶级的中超球员,都缺少踢好球的方方面面:

      从草根足球第一级——5-12岁的孩子说起,他们如何步入足球的启蒙阶段?他们是否有经济、政策上容易的“门槛”?他能是否能就近学球?他们是否有跟得上先进足球教育理念的老师?他们是否得“找关系”?

      我们是不是还要办那些脱离日常学校教育的专业足校?16岁前,孩子们5天正常上学,周末才去系统踢球,是否有保障?

      何为真正的职业俱乐部?进入职业联赛的俱乐部,是否有符合规定的足球学院和梯队建设?是否能承担起培养一国精英球员的重任?

      这些问题都有确定的解决方案。但实施起来,似乎都是一个答案,“那不是中国足协一家能办的事”。但我们依旧要这样等下去吗?

      时不我待!看看恒大的进步,看看俯瞰世界的拜仁慕尼黑,中国足球人切勿再失良机,切勿再一次折返跑!(完)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