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笔:徂徕山年家峪赵州庵考察记

2017-06-20 07:5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作者:袁明英

  6月2日,我陪同石家庄春江书院院长刘东亮前往徂徕法云寺,并进行座谈

  刘东亮研究赵州禅师,徂徕山有个赵州庵,是赵州禅师在唐会昌五年(845隐居的地方。他打算为赵州禅师立个碑,碑已刻好立个塔,塔已做好将来若允许,可以恢复重建赵州庵。大家觉着是个好事,无论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从旅游角度看都是好事,功德无量。刘东亮说,这里是赵州禅师的祖庭,也是禅宗的祖庭,还是禅茶文化发祥地之一。因为赵州禅师的“喝茶去”成了佛界的公案。

  座谈完后,我们云照法师去年家峪拜谒赵州庵。走良庄、时家庄、天宝镇,魏家沟、年家峪、林区检查站(陈士才一家管理)。从法云寺到赵州庵二十五公里。一路上,刘东亮向我们介绍了赵州禅师的情况: 赵州生于公元778年,卒年是897年,住世一百二十岁。他本名从谂,俗家姓郝,是山东曹州(今山东曹县)郝乡人。因晚年久居赵州观音院,故时人多以赵州相称。他幼年即孤介不群,根性颖利,自幼辞亲出家,在曹州扈通院随师受业。师勉之听习于经律,他仅染指而已。

  后闻南泉普愿才德冠于当代,于是随师行脚到池阳(今安徽贵池)参访为南泉早期入门之弟子。普愿,俗姓王,自称“王老师”,苦节笃励,勤勉奋发。贞元十一年(795)于池阳南泉山建禅宇,三十余年,未曾下山。太和初年(827~835)应众请出山,学德云集,法道大扬。

  值得一提的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朝廷下诏毁佛,勒令僧尼还俗。时赵州从谂隐迹于家乡兖州乾封徂徕山(今山东泰安市徂徕山),其间岩栖涧汲,草衣木食,僧仪不易。不久武帝崩,宣宗即位,下诏复弘佛法,赵州出山,行化天下(《赵州真际禅师行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赵州的行脚生活虽不乏诗情画意,但在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毕竟是艰苦甚至是凶险的。尤其孑然一人,相伴者唯一衣一钵、芒鞋拄杖,在常人看来,单只寂寞即为不堪。然大师以无上道心与天地接,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以众生为眷属,以万物为法侣。达此境界,寂寞何有?苦又何言?据记载,赵州行脚参方不辞年迈,一直持续到八十岁左右。

  赵州禅师在参方游化过程中,已是名声在外,僧俗景仰。年至八旬,依然体健身爽,无龙钟之态。及至赵州古城,应众请住于城东观音院,距离著名的赵州石桥十里左右。

  赵州和尚圆寂于公元897年,世寿120岁。于戊午岁十一月十日,端坐而终。将谢世时,谓弟子曰:吾去世之后,焚烧了,一切从简。

  赵州和尚反对教内铺张丧事、追求舍利感应他临终胸怀坦荡、惟以佛法为念,

  刘东亮一席话让我顿开茅塞方知唐朝的高僧大德还和徂徕山有着一段渊源联系,禅宗文化很早就在这里传播,而且茶文化的祖庭就在徂徕山。我觉得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到了护林房所在位置就是当年的赵州庵位置。院子里,有棵老柏树编号为A0453。院子老柏树所在方位:N36°1′43″,E117°21′37″,H543.3m。  

  拜谒赵州庵遗址,顿生敬仰之心。林场护林员尽管来林场已30年,并不知道赵州庵的过去。我仔细将这里的环境、房舍、古柏树、石柱础一一拍照同时将这里的方位做了测量。

  回到泰城,我查阅了有关徂徕山的资料,不少史料记载了赵州庵的信息。

  、《道里记》记载赵州庵

  自三岭崮东六里为女智崮,西北四里为天平前寨,赤眉所堡即此……    

  稍东为石峪,石陂广数亩,飞瀑雪浪,势若建瓴。至观南与西涧合流,绕天平寨,又西南注羊公河。观北逾小普陀岩二里,孤峰插天,世谓之贵人峰。西有于仙葬衣冠冢。贵人峰东四里为风门口,为西别谷,水东南流里许有钓鱼台。东南三里过山南,朱樱夹岸,曰樱桃园。东二里为演马岭,为东别谷。水西南流五里,与西别谷合流,南注小汶。岭上为赵州庵,圯。仅存吕佩阁,中为北斗殿,俗呼团瓢。下为三皇庙,旧称寺基。(p35)

  二、《岱览》云:

  跨三岭崮而北,下深(谷)[峪]而西[6],出二圣(宫)之背[7],如颖脱囊底(外)[8]”。“有转珠山当谷口,关阑严密,閟然风回水渟矣。”“距太平顶三十里,为徂徕绝巅。”西南十六峪,“从太平顶落脉,正对汶水,与东北赵州庵[遥相呼应][9],据山之坤艮,为两别谷。”(p898)

  ……

  贵人峰东四里,为风门口,双崖为门,水出其间,曰西别谷。东南里许,有钓鱼台,玉梁湾石可垂钓,水有横杠也。东南三里,为崨山,连延崨肧衜。其南,朱樱夹岸,曰樱桃园。东二里为演马岭,广可驰骑。下有飞湍,东别谷出焉,西南流五里,与西别谷合,南注小汶。岭上旧有赵州庵,仅存吕仙阁。中为北斗殿,俗呼“团瓢”。下为三皇庙,人称徂徕七十二观寺1,此其尤者。而野树疏罗,荒亭颓刹,徒增今昔之感。南五里,为寨山,峭石为藩,岩栖者之险固也。

  (p903)

       、《泰山纪胜》(孔贞瑄)记:

  距太平顶三十里,为徂徕绝巅,双峰颉颃,一平一峭。平可结庐,峭可筑垒。峭非平不大,平非峭不奇,势固有相济而不相轧者乎!其下,紫源池极阔。闻诸羽士,产菖蒲盖九节云。西南十六峪,幽僻绝尘,逾涧绕悬珠,三十余里始达。从太平顶落脉,正对汶水,与东北赵州庵遥相照应。据山之坤艮为两别谷,山阴颜崖邃谷,多前贤题勒,没于苍苔,未辨是六逸笔迹否。嗟夫!探奇索隐,愈深愈曲,遗憾愈多。达者观其大略,取适吾心而已矣。

  、2015年10月出版的《徂徕山誌》中几处也有记载:

      1.徂徕山汶河景区导游图,上画赵州庵,和贵人峰、光华寺形成一个大体的等边三角形,贵人峰和光华寺连线为底边,赵州庵在三角形顶端。

      2.大事记中(p11)记载:唐会昌五年(845)七月,唐武宗敕并省天下佛寺,时高僧从谂因会昌发难,隐迹徂徕山。解禁后出山,天下僧俗仰慕,尊之为“古佛”。

      3.第八章宗教第二节佛教沿革(p322)记载:徂徕山有赵州遗址,碑载有赵州禅师足迹留存。而据后唐惠通禅师《赵州真际禅师行状》、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谂禅师》等史篇记载:唐会昌五年(845)乙丑七月,唐武宗敕并省天下佛寺高僧从谂因会昌发难,隐迹徂徕山,草衣木食,修行愈峻。解禁后出山,天下佛俗仰慕,尊之为古佛。可见徂徕山区是禅宗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

      4.第八章宗教第二节佛教寺庙(p325)记载:赵州庵位于徂徕山南麓演马岭上,新泰市天宝镇内。创建无考,旧称“徂徕七十二观寺之首”。今存吕仙阁,祀吕祖。《岱览》云:“东二里为演马岭,广可弛骑。下游飞湍,东别谷出焉,西南流五里,与西别谷合,南注小汶。岭上旧有赵州庵。”

  这说明,赵州禅师于唐武宗会昌五年隐锡徂徕山确有此事,只是对赵州禅师无一字介绍。这与赵州禅师在徂徕山隐修时间很短(只一年),影响有限有关,或许有关记载赵州庵的史料佚失殆尽等,同时也说明我们对赵州禅师研究不多,对于他的一代宗师的地位、僧俗共仰、布道四方、振古烁今的影响了解不多。对于他弘扬禅茶文化“吃茶去” 的佛界公案知之甚少。

  对于赵州禅师的研究,据我所查,不少著作问世,诸如:

  台湾版《赵州传》星云主编,佛光出版社出版;

  《赵州语录壁观》冯学成编;

  《赵州研究》人民大学吴言生著;

  《赵州语录》静慧编,河北出版社出版。

  以上对于研究赵州禅师的成果,我们可以借鉴,以进一步研究赵州禅师在徂徕山的行迹、赵州庵的前与后,丰富徂徕山的文化积淀,传承发展徂徕山的传统文化,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借以提升徂徕山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地位,打造徂汶新区自然与人文的一流风景名胜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浩洋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时

频道联系人:陶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5051000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5935175@qq.com

微博:泰安大众网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环山路77号大众网泰安频道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