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7月30日讯 (通讯员 周振龙)连日来,宁阳县伏山镇各村广大群众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不顾天气炎热,奋战在“乡村连片治理”项目建设现场:他们有的集中清理村内卫生死角,方便项目施工建设;有的则加快硬化村内小街小巷,整修路边排水沟、绿化带等基础设施。“以前村里硬化、绿化的都是大路,没想到现在连小巷道也硬化上了,家家户户出门就是水泥路,下雨阴天再也不用插泥巴了,感觉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大伙儿心里都很高兴、很满意。”该镇后石梁村村民张邦友一边整理着自家门口的排水沟,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今年伏山镇通过对上争取,启动建设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总投资1546.48万元,涵盖刘家庄、后石梁、张庄等八个村,总人口7201人,耕地面积7504亩,建设内容包括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以及公共活动场所建设,计划铺设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47861平方米、村内空闲地带升级改造13691平方米、修砌排水沟渠(管道)13380米、新建文化广场面积10977平方米等。
据该镇项目负责人柏建介绍,项目所涉及的这八个村,一是村两委领导班子健全有威信,村级事务管理规范,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二是村区域位置优势突出,位于汶河南岸,省级干道济微公路重要节点上,散布在汶河文化旅游区生态旅游线上,有大汶河、禹王庙、开元寺堽城坝等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三是各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和传统文化优势明显,有的建村历史悠久,保留着传统村落的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木等自然文化遗存景观,有的是全省的生态文明村,经济基础、村容村貌较好,有的依托大汶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发展了农家乐、垂钓园、跑马场等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对这些村环境的打造,既能够有效保护乡村原有文脉,留住乡愁,提升村庄人居品味,还能引领带动各村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得到了各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支持。”
柏建还告诉记者,项目建设工期截止到10月底结束。为确保项目高效高质竣工,伏山镇把项目作为“一把手”民生工程,成立了由包社区班子成员、财政、镇建及各社区、村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坚持三级联动、稳步推进,各村均已成立了由村内老党员、退休干部、发展大户等组成的项目监督协调小组,通过细分目标、明确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目前,各村已基本完成地上附属物清理,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一次成景、一次成功”的整治方案,后石梁村、张庄村已硬化巷道近两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