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强乡名镇

东平县召开201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

2014-09-15 09:0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9月10日,我县召开201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热烈庆祝第30个教师节。县领导赵德健、王骞、刘祥涛、刘思宏、郭冬云、周民、陈兰芳、张立国、侯宪平出席会议。

      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德健在讲话中首先向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并系统总结了教育振兴计划实施情况。他说,教育是发展之源、强县之基、民生之本。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强力实施教育振兴计划,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教育发展节节攀升、成就喜人,广大干部群众对东平教育事业充满信心、满怀希望。一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赶超势头更加强劲。二是队伍建设成效突出,教育风气更加纯正。三是学校管理转型升级,发展内涵整体提升。四是教育投入空前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五是教育环境明显优化,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赵德健指出,当前,我县教育正处在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发展的转型期、关键期,同时进入了推进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按照“规范、提升、创强”的“三步走”总体工作思路,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圆满完成教育振兴计划的基础上,利用今后三年时间,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提升计划,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快的速度,推动全县教育内涵发展、转型升级。赵德健要求,要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要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在发展取向上,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逐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在教育导向上,加快推进教育发展由注重规模结构向注重质量效益、注重外延式扩张向注重内涵式提升转变;在资源配置上,树立“大教育观”,建立社会资源服务教育发展机制。要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为核心,深入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要建立特色学校创建机制,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坚持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发展轨迹,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首先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把品德好、威信高,懂教育、精业务,会管理、善协调的校长充实到校长队伍。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的学习研究、专业发展、成为优秀教师创造条件,同时处理好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树先问题,继续坚持向教学一线、农村学校、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质量观、人才观,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高课堂质量效益。要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要推进学校布局合理化,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规模办学、集约管理”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化,逐步缩小城乡间、校际间的差距。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以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国家“全面改薄”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为抓手,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赵德健强调,教育支撑发展,教育赢得未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浓厚氛围。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体贴,真正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要合力建设平安校园,严格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小学、幼儿园等薄弱部位,确保不出问题。

      王骞主持会议,他要求,要坚持优先发展这个前提不动摇,切实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要扭住教育质量这个灵魂不放松,始终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向课改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要恪守以人为本这个理念不含糊,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挖掘内在潜力,为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才提供最适合路径。要遵循改革发展这个主线不停滞,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科学的举措,积极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引领教育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会议表彰了教育绩效提升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乡镇(街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先进乡镇(街道)、教育投入先进乡镇(街道)、幼儿园规范整顿提升暨教育综合试点先进乡镇(街道),优秀校长、优秀教办主任,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高三优秀学生。

      张立国宣读了有关表彰决定。

      县教育局、大羊镇、县高级中学、原东平四中教师代表、山东卓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作典型发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刁云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