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汽车

最严进京证能否缓解“首堵”

2014-05-27 07:46:00 作者: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最严进京证能否缓解“首堵”

      今年4月,北京市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对部分机动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有效期半年的长期进京通行证被取消,只保留了有效期为7天的临时进京证,同时,加重对外地车辆在早晚高峰时段进入五环内区域的处罚力度。如今,新政实施已经1个多月了,交通拥堵是否得到了缓解?市民出行又发生了哪些改变?

      缓解拥堵效果初现

      “取消长期进京证之后,感觉五环以内的车明显变少了,拥堵的时间也变短了。”谈起1个月来的变化,北汽九龙出租车公司司机高正深有感触。连日来,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采访了多位出租车司机,他们均表示,新政实施以来的1个月,尽管在早晚高峰时段部分路段拥堵依旧,但在非高峰时段交通状况明显好转。按照往年经验,每年春节过后的三四月份,随着城市生产生活的恢复,道路交通压力都会大幅提升,但今年的情况好了很多。

      来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新的进京证制度实施以来,4月全市工作日月平均交通指数为5.8,环比增幅较3月大幅下降了33%。从数据上看,“最严”进京证的实施也为治理拥堵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500万辆,而目前每天行驶在五环内的外地车牌机动车约有100万辆,尽管取消长期进京证只是一项技术性政策,但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而且本地采取行政手段对外地车辆进行管理,控制机动车数量,这也是国际上其他一些大城市的通行做法。

      倒逼出行方式转变

      近年来,北京市实行了小客车购车摇号政策。由于摇号难,不少车主“剑走偏锋”,采取办理外地牌照,然后申请长期进京证的方式在北京用车。新规实施之后,初次办理的进京证有效期仅为7天,续签可延长5天。对于一些长期在京工作、生活的外地车主来说,每周往返指定地点办理进京证,无形中增加了汽车行驶里程和污染物排放。此外,无证进京不仅罚款,还要扣分,也给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并且提高了用车成本。

      因此在新规实施后,“史上最严”的管理办法已经初步显现成效,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许多持有外地牌照的私家车主转而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取消长期进京证治堵效果初现,但一些车主对新政的实施却颇有微词。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记者表示,取消长期进京证的政策,对已经通过摇号取得本地牌照的车主并无约束力,仅仅限制了外地牌照的机动车在市内行驶,在这些车主看来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应当提高所有车辆的使用成本,扩大治堵政策的覆盖面,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赵坚说。

      提升公交保障能力是根本

      为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北京市打出政策“组合拳”,如购车摇号、限号出行,以及限制外地车辆进京等,但从实施效果看,这两大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在杨新苗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人们的出行结构不甚合理,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依然较高。要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一方面要采取抑制性政策,进一步实施小客车购车摇号、单双号限行等,另一方面要采取鼓励性政策,将投资和建设重点放在公共交通资源的改善上,提升公共交通保障能力。

      此外,专家还建议,除了完善地面公共交通之外,还要加强北京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使轨道交通逐步向五环外区域扩展。赵坚举例说,纽约、东京等城市的轨道交通里程已突破2500公里,而北京目前轨道交通的里程仅为500公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而不仅需要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更应通过合理布局,逐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程度。(记者 祝伟)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李涛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