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李泽
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行动者,中国太保持续探索低碳运营实践,努力打造绿色运营新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保险力量。
健全碳排放管理体系 首次形成五年碳减排目标
近年来,中国太保加快以碳排放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建设。制定《运营端碳盘查管理办法》,明确碳数据的统计与管理要求。启动覆盖全系统的碳盘查项目,摸清碳排放底数,为低碳运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自主研发运营端碳足迹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的碳核算标准与排放因子库,提升碳排放管理的规范化与智能化水平。
为推动碳排放实现有序下降,中国太保对标国内外先进同业实践,系统分析自身历史碳排放趋势与特征,深入挖掘各类排放源的减碳潜力,结合实际科学研判减碳路径,首次形成覆盖范围一、范围二及范围三的五年减碳目标。中国太保以2023年为基准年,2028年为目标年,明确5年内将集团整体运营碳排放总量下降20%的量化目标,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节能降耗精细化管理 打造低碳示范楼宇
加快绿色职场建设,中国太保组建绿色运营管理小组和职场节能减碳工作小组,形成绿色运营管理指引,明确绿色运营实施举措与评价考核机制,推动各项节能减排措施有序落实。加强能源与资源使用监控,通过2400余个监测点位对电、气、水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定期开展能耗数据分析,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加强重点环节节能降耗,中国太保集团总部大楼围绕空调系统设计、热能回收系统、雨水回收系统、照明灯具系统等方面,通过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推进智能化节能改造等方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2024年,空调系统节约用电约15万度,热能回收系统节约用电约3万度,雨水回收系统节约自来水约400吨。打造929低碳园区,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2024年全年生产绿电14.4万度。
积极推动绿色采购与绿色出行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践行责任采购,中国太保制定《供应链 ESG 管理指南(试行)》,将ESG因素纳入供应商评估、选择与考评。优先采购和使用绿色低碳产品、设备和设施,对绿色低碳优质供应商制定倾斜性政策。推动绿色出行,制定《绿色差旅评级实施办法》,对各级机构的绿色差旅情况进行评估管理。实现低碳出行可视化,在差旅订单页面新增碳排放计算器,直观展示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量。加大新能源车使用,有序更换传统燃油车辆,2024年,中国太保产险新能源车比例较上年提升1.2%。
加强员工绿色行为引导,建立个人碳积分平台“碳险家”,覆盖绿色通勤、绿色文印、绿色采购等八大排放场景,鼓励员工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工作与生活。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创新“太保碳普惠”平台,对客户低碳减排行为进行测算和激励,提升客户参与低碳行动的积极性。截至2024年底,“太保碳普惠”平台覆盖城市超300个,加入平台用户近60万。
展望未来,中国太保将继续深耕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低碳运营实践,同时携手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方,汇聚各方力量,共同迈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
(通讯员 张梁亮)
初审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李泽
6月23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市长刘峰梅介绍2025年全国竞走锦标赛相关情况。市体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6月23日下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协办,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沿着黄河讲非遗”2025年黄河流域非遗山东泰安站巡讲活动举行在泰安市文化馆拉开帷幕。[详细]
在消费多元化的今天,“首发经济”正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6月20日下午,泰安市举办首店经济项目品牌入驻推进会。[详细]
在山东省新泰市,有这样一位普通的邮递员,他不仅用双脚丈量着一条70多公里的邮路,传递着信件和包裹;更用一颗赤诚之心,传递着跨越时空的亲情与敬意,为烈士英魂铺就了一条回家的路。[详细]
当蝉鸣声声响起,阳光倾洒大地,夏至悄然而至,正式拉开了盛夏的序幕。此刻,白昼达至极致,万物蓬勃生长。让我们拥抱这浓情盛夏,在炽热中奔赴美好与希望。[详细]
近日,2024年度市管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报工作告一段落。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注册登记社会组织3790家,其中社会团体152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246家,基金会15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