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李泽
在我们的身边,你是否留意过这样的场景:当年岁渐长的老者打开智能手机APP,因界面复杂、字号太小而难以享受到便捷的互联网服务;当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市民群体在酷暑严寒或是风雨交加中奔波时,迫切地寻找一个温暖的港湾;当外籍友人怀揣着对“China”的向往来到这片热土,却因语言不通或证件使用的问题而无法畅享高效的金融服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深知,有效解决这些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的问题,既是民生所需,亦是民心所向。作为寿险“头雁”,该公司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出各项惠民利民举措,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品质,以实际行动为消费者增添更多温暖与便利,让每一份期待都能得到温馨的回应。
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 增强老年客户“获得感”
为了让老年客户快捷、安全地享受互联网服务,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自2021年开发并上线了中国人寿寿险APP“尊老模式”。该模块于2023年通过工信部适老化及无障碍测评,成为保险业首个获得相关认证的移动应用。尊老模式不仅具有大字号、高对比度等视觉设计特点,还为老年客户提供语音导航、语音播报、理赔报案等服务,为老年客户线上业务办理提供便利。在遇到操作问题时,客户可一键呼叫空中客服、智能客服、服务经理、95519等四类服务助手,有效解决老年客户在线服务困难。
中国人寿寿险APP“尊老模式”(鲁瑞雪 供图)
此外,该公司积极开展与银发经济相适应的保险服务,在全国网点柜面推出“长者陪伴课堂”。课堂内,金融保险从业人员耐心引导老年客户熟悉智能手机功能,从开机、解锁,到线上聊天、视频通话、在线支付水电费,边演示边讲解,助力老年客户跨越“数字鸿沟”。
发挥柜面优势建设“城市新港湾” 为新市民打造温馨生活圈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为发展“新型城镇化”贡献积极力量。在全国300余个城市近2500个网点,建立多层次暖心服务网络,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新市民群体提供饮水歇脚、应急雨具等八类基础服务,增配微波炉、充电宝等用品,依据季节提供时令冷热饮品,打造“城市新港湾”。同时,通过柜面转型体验活动,建立城市文化融合场所,为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搭建精神文化桥梁。福建泉州分公司的“簪花围”非遗体验活动中,85%的参与者为新市民群体,通过沉浸式文化互动增强城市归属感。
发挥柜面优势建设“城市新港湾”(鲁瑞雪 供图)
优化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 照亮外籍客户“心”旅程
为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的金融服务需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推出多项举措,高质量、高标准提升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体验。该公司全面完成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适配性改造工作,涵盖承保、保全、理赔、收付费等保单业务环节,服务便捷程度基本等同于居民身份证。同时,通过支持微信使用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证件的实名认证支付功能等方式,促进外籍来华人员保费支付便利化。
为避免在咨询服务中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沟通障碍,中国人寿95519客服专线人寿保险服务已增设英语按键服务并配备外语服务坐席,为外籍人员提供英语电话咨询服务。中国人寿寿险APP互联网在线坐席现已支持英语基础服务,可响应客户的在线英语业务咨询需求。
此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主动结合客户需求,对外籍人员集中的外资企业等团体单位提供定制化、便利化服务。例如,在企业员福业务中,为舍弗勒、奥托立夫、铁姆肯、三井住友银行、ABB、韬睿惠悦咨询等大量外企客户按需提供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医务室、健康讲座、绿色通道、理赔直付等服务。
扎实为民办实事,惠民利民暖民心。始终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和权益保障,解决广大消费者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将温暖与保障送至千家万户,用心用情诠释“简捷、品质、温暖”的国寿好服务——这便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的初心与底色。
(通讯员 鲁瑞雪)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李泽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泰安与巫溪,一个在黄河之畔,一个居三峡腹地,在中央东西部协作的部署下,自2010年起,两地建立协作关系,共同谱写东西部携手并进新篇章。[详细]
3月20日,驻泰安市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泰安市泰山区省派工作队联合山东省护理学会到泰山区泰前街道白马石村开展“真情服务暖民心 乡村义诊促振兴”活动。[详细]
过去一年,泰安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不断拓展审计广度深度,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揭示风险隐患、推动反腐治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详细]
近年来,泰安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拼搏实干,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新转型,全市民营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详细]
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连续29个月保持高位均衡增长。[详细]
3月14日,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由黄委正式对外发布。东平湖管理局申报的戴村坝、石洼分洪闸、黄河东银铁路银山车站旧址(黄河东银铁路文化展馆)3处水利工程文化遗产成功入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