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岱岳区以构建新型育人模式为导向,以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打造生动课堂、快乐课程、品质教育。
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学生素质。一是创新德育途径。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连续举办了两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有116名教师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基本达到了校校都有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三是加强艺体教育。加强学校重点体育项目和艺体社团建设,认真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开展文化艺术体育节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连续举办了9届文化艺术体育节;承办了全省中小学器乐舞蹈大赛泰安赛区比赛、全市中学生体育联赛田径比赛和定向越野赛。岱岳区代表队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跳绳、腰旗橄榄球比赛中都获得第一名;英雄山中学获得全省器乐大赛一等奖;岳峰小学男、女足球队在全市比赛中都获得冠军,男子足球队跻身全省六强。满庄镇第二中学黄蔚然同学在第22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中进入全国前十强。
坚持以质量为本,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区教育系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转变理念,强化措施,努力提高质量效益。一是推进联片教研。本着就近、节约、方便的原则,实行片区内教师结对帮扶、举行论坛讲座和集体备课等活动,发挥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提升课堂效益。扎实推进“质量效益双高工程”和“课堂效益提升工程”,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法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搞好教学视导。每学期组织对全区中小学进行教学视导、对薄弱学校进行二次视导,加强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坚持以教师为本,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把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致力于教师队伍成长,让每一位教师共享教育事业发展“红利”。一是逐年扩大教师补充数量。在机构改革和编制紧缩情况下,我区克服困难,逐年加大教师补充力度,近五年每年招考教师人数都在100人以上,今年增加到166人。新招聘教师岗位设置主要面向农村中小学。同时,完善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积极开展“支教”、“走教”活动,每年参与支教的教师达到百人以上,保证了偏远小学和教学点都能够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二是突出师德师风建设。与每名教师都签订了师德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增加教师节表彰数量和种类,今年增加到300名,突出了班主任和校长的评选表彰,把评选表彰过程变为师德教育过程,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微电影、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广大教师敬业爱岗、奉献教育。加大师德考评力度,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对个别违反师德要求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营造了重德养德、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三是强化业务能力培训。建立了多学科、多层次、全覆盖的立体培训网络。邀请“中国教育学会人才库”的专家进行授课,分学段、分学科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每年培训教师5000人次以上;同时,广泛开展素养大赛,优质课、创新课竞赛以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全方位推动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四是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教师工资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福利待遇实行全区统一标准、统筹发放。近三年来,先后5次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农村教师人均实发月工资达到5600多元,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