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以政府办学为“主”,以联合办学和全民兴教为“翼”,加大教育投入、强化责任落实,糅合教育资源、活化实施形式,创建“一主两翼”重学兴教新格局,夯筑教育发展新实力。
政府办学,厚重教育惠民的硬实力。一是落实政策惠民生。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小学生每年710元、初中生每年910元、残障儿童每年6000元的生均经费补贴;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双线”保学控流责任制和贫困学生救助制,落实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享受补助的困难学生占寄宿生的比例不低于8%的国家统一标准。二是建好项目提水平。总投资1.7亿元,作为“为民要办实事”的实验高中初中部综合楼、第二实验中学综合楼、第三小学等六大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保障了城市规模膨胀的需要和城乡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投资9775万元完善现代化配套设施,新配500套电子白板,“班班通”、教学一体机覆盖率达到100%,各乡镇、县直学校都建设了全自动录播教室。三是开发资源优环境。全面开发、建设18个县级社会实践基地、70个镇级实践基地、200个校本实践基地,推进“乡村少年宫“和“百个德育教育基地”建设,把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全面开放图书馆、体育场(馆)、影剧院等公益文化场所,为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教育资源支撑体系。
联合办学,提升资源整合的倍增力。一是校企联合。作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大胆尝试,宁阳县鼓励各单位与县内外企业联合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推进教育事业固本守元、做大做强。宁阳金桥学校与台湾客商合资兴建的幼儿园圆满完成秋季招生指标,全面展开教育教学工作,为幼儿提供国际化、现代化的早期教育。八仙桥办事处与大地纸业公司联合投资3000万元的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审批项目规划,近期有望开工建设。作为全面启动万人社区——滨河佳苑二期工程的先决条件,泗店镇与驻地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合投资700万元,合作兴建社区配套幼儿园。目前,项目正在建设施工之中。二是校际结合。开展城区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宁阳实验小学为核心,联合文庙街道南许小学、南关小学、北关小学组建“实验小学办学集团”;以宁阳第一小学为核心,联合八仙桥街道西关小学、临沂小学、青川小学、组建“第一小学集团”。办学集团以校际联盟的方式,统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统一学生监测、统一科研、统一培训、统一大型活动,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了办学实力的整体提升。三是学段整合。立足各校实际,打破学段界限,创新实施“幼小衔接”、“小初连读”、“初高一贯”、“三二连读”等“一校多段”办学模式,推进优质资源的普惠共享和学生的连贯成长。
全民兴教,凝合多元联动的外驱力。一是培树典型、营造氛围。今年教师节期间,宁阳县委县府、各乡镇、各学校相继召开了庆祝大会,对履行职能、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电视台、微信宣传推介他们的典型事迹,让“重学兴教”内化于心、见诸于行,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全县评出2000多个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二是拓宽渠道、创新形式。全县各级各类职能部门或服务教育项目建设,或深入校园开展专题教育,或规范校园周边环境,都很好地履行了自身的教育服务职能;鹤山乡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设立“扶贫助学厚德”基金,为扶贫奖优、改善办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伏山镇把留守儿童列为重点关注群体,常年为他们的医疗保险缺额买单,为他们健康成长扫清后顾之忧;在磁窑镇、实验中学、第二实验小学、实验园,谋发展、解难题成了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家委会委员的“份内活”“拿手戏”;在英才中学,辅导学困儿童作业、关心留守儿童生活成了许多家长的自觉追求,爱别人的孩子让他们收获了更多的幸福。对特教中心的残障儿童来说,天天都是“助残日”,爱心人士的捐赠改善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许多企业都为他们融入实践敞开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