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教育

2013教育改革大步前进:一考定终身将成为历史

2013-12-23 10:56:00 作者:  来源:中新网
2013年将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最强”改革与“史上最严”减负令叠加。“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将逐步取代“一考定终身”制度——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在引起社会震动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教育改革细则即将出台的2014年充满期待。

      据中新网报道  2013年将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最强”改革与“史上最严”减负令叠加。“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将逐步取代“一考定终身”制度——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在引起社会震动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教育改革细则即将出台的2014年充满期待。

      “最强”“最严”凸显教育改革新气象。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其中,“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将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之称为“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

      此前的8月,教育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拟从入学、编班、教学、作业、考试、等级评价等方面破解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意见稿内容包括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分重点和非重点班,严禁违规补课等内容,被网民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

      其实,今年教育部“1号文件”的内容就是改革,不少“严”字当头的教育新政也传递出教育改革大步前进的节奏:《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等规章制度中,“一票否决”内容透出严厉信号;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从技术层面彻底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使得各地学校违规办学问题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说,2013年的教育改革从过去单项分散的改革转向综合性改革,有利于形成改革合力。他说,招生和考试制度是教改的突破口和关键点,2013年的教育改革下活了一盘棋,带来新气象,有利于释放改革活力。

      告别“分数至上” 教育改革引领新期待 。

      “儿子的中学时期正是考试招生制度配套政策陆续出台的时候,希望他能因此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重庆渝北区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刘先生的儿子在重庆星光小学读六年级,近年来推进的课改,让刘先生的儿子小学生活丰富多彩,中学是否重回“应试教育”,曾是刘先生担心的问题,此次教改为他吃下“定心丸”。

      很多家长和刘先生一样,迫切想让孩子告别“分数至上”的时代。在山东一家媒体工作的王杰说,孩子读初中后,考试成绩成了一家人心情的“晴雨表”,妻子干脆全程陪读,基本与社会脱节。在他看来,2013年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也解放了家长。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还将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在受访者看来,“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是2013年教改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具体配套措施尤其令人期待。

      告别“一考定终身” 政策制定者面临新考验 。

      教育专家认为,此次教育制度改革,对于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制定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无论是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还是就近入学,改革的配套实施意见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和真实。”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研究者,他希望教改落实过程中能够更加公平和真实。

      和教育专家一样,几乎每位受访的学生家长都对综合评价能否客观、多元录取能否透明、就近入学派位能否公正带有疑问,特别是高考招生的公平性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多元录取机制能否为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学生和北京、上海的学生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兰州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在兰州市第14中学读高一,他希望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在设计之初解决好这个问题。“如何杜绝综合评价内容出现造假?”“如何避免‘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好政策成为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新由头?”……家长的疑问,成为制度设计者的考题。

      目前,不少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已经开始尝试破题。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益慧介绍,在推进这一改革内容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全国推出自主招生“致远计划”,探索多位一体选拔、多次机会申请、多类渠道报名、多元选才录取、多种机制监督,从制度设计上确保录取的公正。

      2014年,将是教育改革配套政策和具体制度密集出台的一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认为,面对新考验,制度设计者还可考虑扩大省级教育统筹权力,处理好地方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通过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简政放权增强教育改革动力。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段立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