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频道 > 泰安卫生

PET-CT检查遭滥用?查癌神器遇商业热炒?

2014-01-02 17:24:00 作者: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近日,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的王先生看到了一条让他心动的微博:“强烈建议给家里年过半百的父母每年至少做一次PET-CT,最好每半年做一次。PET-CT能查出较早期的癌变,但往往不到一年内,就变成晚期。”

      PET-CT检查遭滥用?近日,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的王先生看到了一条让他心动的微博:“强烈建议给家里年过半百的父母每年至少做一次PET-CT,最好每半年做一次。PET-CT能查出较早期的癌变,但往往不到一年内,就变成晚期。”但是,在咨询医生后,王先生打消了这个念头。和王先生一样,很多人都关注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目前,在高端体检套餐中,PET-CT成为炙手可热的推荐选项。那么,何为PET-CT?真的有那样神奇吗?王先生又为何打消了做PET-CT检查的念头? 

      “高端体检,可以简单理解为PET-CT检查。”“PET-CT作为高端体检,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每年必做的防癌体检,目前国内也渐渐备受成功人士所青睐。”这是一家PET-CT检查预约网站对高端体检做出的解释。

      所谓PET-CT,就是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X射线断层扫描两种诊断方式。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受检者注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显影剂,目前最常用的显影剂是“18F-FDG”。这是含有放射性的氟元素18F的葡萄糖类似物。PET-CT通过探测18F-FDG在体内的放射性分布,寻找葡萄糖代谢特别旺盛的恶性肿瘤。

      在体检机构的宣传中,PET-CT的优势很明显,用途很广泛“PET-CT能反映出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可以检测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细微病变,比常规的CT、核磁要提前半年以上发现病变,是科学防癌的新武器。”但是,有关医学专家对此持反对态度。

      PET-CT的滥用是商业炒作,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肿瘤外科专家蔺宏伟博士认为:“PET-CT多用于晚期肿瘤复发的确诊、定位,或者来源不明的肿瘤的诊断。常规体检根本没必要做PET-CT检查。网上很多介绍利用PET-CT筛查早期癌症的体检不能排除商业炒作。导致不少人跟风体检,盲目攀比,这样做并不理智。”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PET-CT检查,甚至有些癌症对此检查也并不敏感,这个检查的主要作用在于癌症综合治疗的治疗评估,比如化疗前后判断疗效,是否有复发、转移等。用昂贵的PET-CT去给正常人筛查肿瘤,不仅是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也有损害。”蔺宏伟补充道。

      事实上,PET-CT并不能排查出所有的肿瘤。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则认为,PET-CT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对肿瘤的跟踪治疗上,提供临床治疗的动态监测。除去价格、风险等因素外, 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如食管、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加上食物残渣及肠蠕动等原因,PET-CT不能代替胃镜和肠镜的检查。也不能取代CT和MRI检查。做检查应该遵循从简到繁的原则,即先做B超、CT、MRI,最后再做PET-CT。

      预防肿瘤,做PET-CT没用。蔺宏伟认为,“关键要拒绝吸烟及二手烟,不吃地沟油,远离汽车尾气,抵制不健康食物。找专业的医师,针对高危的人群进行针对性体检,例如将胃肠镜、胸部薄层CT列为高危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常规腹部、乳腺、妇科、甲状腺超声,宫颈涂片,血清肿瘤标志物等。”

      预约网站建议PET-CT作为高端体检内容,“每年必做”,专家则认为没有必要。实际上,原卫生部也曾发通知要求“严格准入,规范应用”。

      《2011-2015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规划》中要求:“严格医疗机构配置标准,加强准入管理,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提高业务水平,规范使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PET-CT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刘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