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房产 > 业主论坛

全国首现无首付全贷款购房楼盘 存一定风险

2014-09-24 08:4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记者获悉,某房企为了加快回笼资金,牵手互联网金融平台推“100%贷款购房”,即购房者可抵押房产申请“房抵贷”金融产品,获得资金后向房企支付首付款购房。

    房企为加快回笼现金又出营销新噱头!9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新推出的北京通州区合生摩尔公馆项目利用“房抵贷”金融产品,推出“100%贷款购房”计划。

    据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的计划具体内容为:购房者利用自己或亲友名下房产,经过估值评测后,抵押给新浪乐居金融机构房金所申请“房抵贷”,半个月内即可获得为期1年、最高50%抵押物评估价的专项资金作为购房首付款,剩余房款依然可以申请商业贷款。

    对此,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合生创展和珠江地产这两个朱孟依掌舵的兄弟公司今年在北京楼市屡出营销奇招,从“零首付”到“对赌降价险”,现在又抛出“100%贷款购房”计划,可见其加大清理存货、快速回笼现金的意图非常明显。

    北京惊现“全贷款”购房楼盘 

    实际上,9月份以来,房企新盘入市的意愿非常强烈,尤其在通州、大兴、房山等刚需项目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发商抢占市场份额的压力非常大。同时,持续半年多的市场萧条后,房企资金压力较大。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为了完成下半年销售目标,同时又能保住利润,获得现金回笼,除了产品本身的影响力,开发商都在销售手段上下重注。

    鉴于此,某通州项目推出“全贷款”购房按揭政策,宣称购房者购买该项目房款100%可贷。据记者了解,这是全国第一个“全贷款信用购房”的楼盘。

    对此,记者证实了该消息,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该政策并不是适用于所有项目,而是只针对公司2014年新推出的某一项目使用。

    记者随即联系到营销负责人,该人士向记者透露,如果购房者选择“全贷款购房”,即可享受首付金融贷款、剩余房款商业贷款的100%纯贷款购房,换言之,0元即可置业。

    显然,这意味着购房者可以不拿任何现金,抵押房产即可实现“全贷款”买房。不过,据记者了解,“房抵贷”利息与银行贷款利息持平,为正常商业贷款的1.1倍。

    值得注意的是,购房者抵押房产获得的专项购房资金也是有上限的。“最高只能获得100万元专项资金。”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不过,此项目是不限购商业产权,总价相对很低,首付不超过50万元。

    跨界玩“房抵贷”加速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全贷款购房”是“地产+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实践产物,是对传统卖房模式的一次大胆挑战。

    “现在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在联手互联网,万科牵手淘宝,万达牵手百度、腾讯,合生(创展)为什么不可以?市场变了,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卖房了,房地产需要创新,于是有了此次的‘全贷款购房’”。

    而有接近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直言,“全贷款”购房计划是合生创展为了缓解资金链压力,加快回笼现金,提升项目周转速度的试水。实际上,今年以来,合生创展与珠江地产两个兄弟公司已经多次尝试以金融手段刺激项目成交的销售手段。

    然而,业内认为,“全贷款购房”存在一定风险,市场能否真正接受还有待观察。

    该人士称,牵手互联网金融突破政策限制为购房者提供贷款,实际上是在抢食银行房贷蛋糕,是对传统金融的另一次搅局。据悉,房产首付贷款是传统商业银行不能碰的禁区,而“全贷款购房”的新型金融模式,瞄准房地产市场,或能从一定程度上绕开限贷,为房企打开销路。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总监刘渊表示,从以往来看,银行贷款占整个销售金额的比重是很小的,基本上我国每年卖出去的房子里面来自银行贷款的只占30%左右,而美国是70%。“全贷款”模式出来之后会使得银行统计到的按揭比例与实际出现偏差。

    此外,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表明,一旦弃房断供违约风险不断蔓延,将使得银行坏账大幅上升,冲击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发生大面积“金融风暴”。不过,相比而言,“全贷款购房”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多的来自P2P网贷平台。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爆发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公司跑路就成了屡见不鲜的事情。

    而“房抵贷”金融产品,就是目前火热的金融P2P产品中的一种,虽然其可以让购房者“100%房款可贷,0元轻松置业”,但这一新事物仍有待市场认可和接纳。

    不过,目前来看,市场对“全贷款”购房颇有“兴趣”。项目营销总监向记者表示:“‘全贷款’政策推出不到2天,项目收到了500多个购房者申请,售楼处现场已经有300多组客户到访并了解‘全贷款’购房的具体细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天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