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发布会现场(记者 杨庆国 摄)
大众网记者 杨庆国 东平报道
好水养好鱼,作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东平湖水质优良,水深适宜,光照充足,饵料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东平县锚定县委双“30万亩”战略目标,着力扬优势、提质效、做品牌,短短两年时间,渔业养殖规模日益壮大,开启了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2月13日,东平县召开生态渔业系列新闻发布会,就商老庄乡生态渔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展望进行发布。
商老庄乡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娟介绍,近年来,商老庄乡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借助全县“双30万亩”战略目标的东风,立足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多措并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全乡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紧盯优化布局“前端环节”。优化产业布局,聚力富民强乡,统筹规划20000亩的运河古镇(安山)生态渔业基地,建成孙庄乐播蔬菜水产生态园、八里湾千亩荷园等5大“双千”片区,发展稻虾套养、藕虾混养、水产养殖3大产业。其中,稻虾套养面积1500亩,亩均收益突破11000元;藕虾混养规模达到了4000亩,年产莲藕1000万斤、小龙虾80万斤;发展湖外养殖1000亩,投资1000万元实施尾水处理项目,亩均新增产值达3000元,成功创建了市级优势产业区,打响了“运河古镇·鱼米之乡”的金字招牌。
聚焦强基提质“关键环节”。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和临湖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扩大养殖规模4000亩,全部并入尾水处理,为水产品养殖提供理想的场所,池塘鱼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对片区逐地块、逐路段、逐沟渠考察规划,以乡村道路为框架、以连片坑塘为脉络,平整路面7000米,扩宽道路1.5米,连通沟渠4000米,清理树木850亩,铺设涵管56处、400余节。对老运河古镇及码头进行改造提升,并对古镇、码头、泵站等节点及12公里湖岸线进行了亮化。
聚焦延链补链“核心环节”。坚定不移延链条、育品牌,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进鱼、米、莲藕、小龙虾、菱角等产品深加工,破解渔产品“品质优、效益低”的难题。以精深加工、电商运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条打造为“发力点”,引进同盈食品、东平湖思源食品、翔农供应链3个延链增效项目。其中,同盈食品速食加工项目,推出“东平湖鲤鱼”特色品牌,新上生产线2条,生产松鼠鱼、红烧鱼等产品,加工湖产品10余吨;东平湖思源食品项目,改造办公场所5000㎡,新上设备60余台;翔农精深加工项目,改造厂房2100㎡,生产线2条,年底前投产达效。
瞄准文旅融合“提升环节”。做好沿湖亮化工程,新开各类餐饮、门店10余家;举办了“乐跑四季·盛夏荷开商老庄”半程马拉松等文旅活动。发挥安山大米、东平湖鲤鱼、蓼儿洼甲鱼等品牌优势,创优“东平湖”特色品牌,抢占市场。依托安山古镇人文特色,立足“水与古镇”定位,积极探索“渔业+旅游”“渔业+养生”等发展新路径,建设了以生态渔业为核心的渔旅小镇,逐步推出一系列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的休闲文化活动,聚人气、增活力,打造乡村振兴亮丽风景线。
今后,商老庄乡将紧扣“以水塑形、以水聚财、以水铸魂”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因地制宜发挥本地水资源优势,让生态渔业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2024年稳岗返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截至目前,市社保中心分七批次共为1732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4808万元,惠及11.5万名职工。[详细]
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选表彰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详细]
泰安市的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壮大、奋力崛起,发展后劲十足、前景光明。[详细]
12月14日,第三届中国(泰安)物流与多式联运创新发展大会在泰安召开。[详细]
12月13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泰安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李华定介绍泰山科技大市场建设情况,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1-11月,全市违法犯罪类警情同比下降15.4%,刑事立案、查处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6.6%、12.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