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李童 摄)
大众网记者 李童 东平报道
6月9日,东平县就彭集街道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彭集街道围绕工作大局,坚定不移抓项目,统筹发展惠民生,加快形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指标继续领先。1—5月份,财政收入、规上工业产值、服务业营业收入、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时序进度,排名全县首位。其中,财政收入实现581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83.76%。
设施农业全面起势。在裴寨、柳营、后亭片区新建大棚2800亩。注册了“彭集果蔬汇”商标,与国家西甜瓜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合作的京美西瓜畅销市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近期流转土地5300亩,已全部签订流转合同。
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服务好15个县级重大项目。山能物流园码头作业区、仓储物流区主体已完工,铁路专用线完成工程量的95%。三电迁改、配套道路等工程已经完工。105国道二期东宁路互通北段全面施工,南段拆迁顺利启动。济菏高速改扩建、大清河航道疏浚、引黄入泰、小汶河整治等前期征拆工作全部完成,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梳理了56个街道和新区项目,实行领导包保、专班推进。滨河发展集团完成组建,海盛商贸港重整顺利启动,济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落地,保税物流仓、华茂科技、异型重钢等一批项目建设完成。培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4个,省级瞪羚企业1家,滨河新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科技创新特色小镇。
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建设了矛盾调解中心,开设了“2612345”民生热线,化解信访积案9件,不满意工单实现动态清零。培植壮大小微企业,万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实施了一批民心小工程,打通了断头路,拆掉了老市场,架起了连心桥,修好了幸福湖,亮起了霓虹灯,增添了烟火气。精心打造了裴寨桃花节、西瓜尝鲜节等特色节会,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彭集街道将坚决贯彻好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项目服务抓保障,产业发展上规模,特色农业求突破,人民群众更满意,各项工作继续保持领先,坚决守好一排底线,做到干成事、不出事,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努力当好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排头兵”。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二十条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系列部署要求,结合泰安市实际,创新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内容和措施,共分为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就业形态、提升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和抓好组织实施5个方面。[详细]
6月10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东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泰安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非遗购物节在东平大宋不夜城启动,近40项来自全市的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展演。[详细]
为加强警示教育,营造安全生产月的浓厚氛围,泰安市应急局公开曝光近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查处的10起典型案例,警示企业增强遵法守法意识,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隐患自查自纠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详细]
6月7日,我市公布了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第十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99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种门类。[详细]
6月8日,“泰安小美骑手”发布仪式举行。仪式上,发布了“泰安小美骑手”LOGO标识 ,宣读了《“泰安小美骑手”评选情况通报》并为“泰安小美骑手”代表颁发证书和徽章。[详细]
近日,大众网记者从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自6月份开始组织开展泰安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创建评选活动,持续至12月底结束,活动分为创建、评选、展示三个阶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