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杨庆国 东平报道
东平湖畔漫步,轻松惬意;大宋不夜城夜游,穿越千年;塘坊民宿露营,嗨翻全场……如今,行走在东平的大地上,东平湖、腊山、昆仑山、黄石悬崖、戴村坝、大宋不夜城等景区景点,如明珠般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在湖泊湿地、田园水韵、古城美景之间,追寻心中的“诗与远方”。
第四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授牌仪式现场(王震 供图)
近年来,东平县依托自然禀赋,放大资源优势,优化生态环境、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供给体系,优化生态环境、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供给体系,打造了全域旅游发展的“东平样本”,2023年成功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高标准提升 成就全域旅游“新格局”
曾几何时,东平湖一度受滥捕滥捞、乱圈乱占、乱采乱挖等问题困扰,特别是网箱网围养殖面积一度占到水域面积一半以上,湖区生态环境和景观遭到破坏。
绝不能让一时的利益,毁掉子孙后代的未来。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东平县委、县政府为长远计,严格落实《山东省东平湖保护条例》《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湖域环境综合整治九大攻坚行动,实行“生态110”警务机制,共清除违法建筑447处,清理网箱网围12.6万亩,湖水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三类水标准以上,东平湖碧波再现。
在东平湖自由嬉戏的鸟类(王震 供图)
生态修复了,不少大自然的“小精灵”纷纷前来安家筑巢,2022年,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定居东平湖;2023年,东平湖首次观测到40余只濒危珍禽白枕鹤……目前,东平湖已拥有鸟类46科186种。
环境好了,如何合理地挖掘生态红利?东平县决定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以东平湖为核心的全域旅游产业。为此,东平县成立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副县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一套班子服务,形成党政领导挂帅、责任单位参与的综合协调机制。聘请上海奇创等编制新一轮生态保护和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构筑“一环一带、两区多点”旅游新框架,因地制宜布局文旅项目。
如今,在东平湖沿岸,大宋不夜城、昆山景区、腊山国家森林公园、戴村坝、六宫山水浒大寨、黄石悬崖等一大批国家A级景区重磅登场,南堂子、史楼、浮粮店等乡村旅游点纷纷涌现。
昆山景区(王震 供图)
高速发展旅游产业离不开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东平县先后新改建旅游厕所132个,改建交通指示牌80个;建立县乡村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依托东平旅游大数据智慧平台,搭建“慧游泰山”东平版;按照四星级标准建设东平湖酒店、儒原大酒店,引进七天、格林豪泰等快捷酒店,发展精品民宿200余套,升级改造星级农家乐200多家。
现象级带动绘就全域旅游“大景区”
“梦回大宋,点亮东平,驱车五百公里,高速五个多小时看到了最美。”1月8日,一位网名“玩凯迪拉克的Y同学”网友发布的短视频动态火爆了东平朋友圈,更是东平大宋不夜城现象级火爆的真实写照。
大宋不夜城夜景(王震 供图)
东平大宋不夜城前身为水浒影视城,2009年为满足新版《水浒传》而建,一时之间成为当时众多影视剧组和游客的打卡胜地。近年来,随着古装剧热度下降以及游客审美疲劳,水浒影视城虽先后上马了玻璃栈道、实景马战等游乐项目,仍摆脱不了发展颓势。
面对日趋严重的产业发展形势,东平文旅系统一方面积极开展景区“自救”,不断丰富景区内涵,拓展景区项目;一方面学习先进,寻求文旅发展新模式,选定专业运营公司作为合作方,以现有水浒影视城景区基础,共同打造集古镇风情与宋文化街区于一体的全新旅游目的地。
新模式、新面貌、新局面……自1月7日大宋不夜城正式开园以来,共接待游客123.31万人,比2022年同期增长1718.73%。大年初一入园游客更是达到13.09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超高的人气给景区带来可观效益的同时,还拉动了周边景点、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酒店、民宿、农家乐纷纷爆满一房难求。
“春节期间,来我们家用餐的客人一波连着一波,后厨师傅忙活的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东平县老湖镇湖鲜鱼馆老板代蓝霞说道。
“随着,大宋不夜城的成功打造,让东平县旅游业迈入了一个新阶段,由‘白天游’升级到‘过夜游’,全面带动了昆仑山、腊山、六宫山、黄石悬崖等周边景区景点和餐饮住宿业发展,全域旅游‘大景区’初现雏形。”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华介绍。
多元化融合“旅游+”激发发展新活力
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业态融合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东平县全面调整旅游供给结构,坚持全域共融,延长产业链条,形成文化游、研学游、农业游、体育游等新业态。
来到东平县塘坊村,一座座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民宿十分引人注目,院内宽大的游泳池,特别是新建设的露营基地、东原书房更是受到来往游客的一致好评。
塘坊民宿篝火晚会(王震 供图)
“近年来,我们村利用濒临东平湖景区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利用闲置多年的老房子、老院子,全力打造精品民宿和露营基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塘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顺说。
“主动融”“深度融”“创新融”……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东平县全域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发展“旅游+体育”,先后举办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国际龙舟赛、华东钓鱼大赛、环湖马拉松等赛事,打响东平湖赛事品牌;发展“旅游+农业”,培育塘坊、南堂子、西沟流、后口头等景区村22个,近3万群众吃上“旅游饭”。发展“旅游+文化”,开展非遗进景区等文化惠民活动,编排端鼓腔、东平渔鼓、鱼鹰捕鱼等演艺节目,推出寻觅水浒研学课程,实现以文彰旅,以旅促文。发展“旅游+时尚”,借力“山东手造”品牌,推出水泊食品,九品贡煎饼、神救山樱桃酒等旅游商品。借力互联网直播,推出谢庆丽“东平湖一姐”等一大批旅游网红带货达人。
“我们将以成功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新起点,擦亮东平全域旅游品牌,积极向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奋斗,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休闲目的地,持续放大全域旅游品牌效应。”东平县委书记马焕军说。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8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勇强介绍市交通运输局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相关情况,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8月21日,泰安市气象局发布了8月中旬农业气象旬报。在农事建议方面,气象部门建议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秋收作物田间管理。[详细]
8月21日,宁阳县举行“新时代宁阳楷模”栾留伟安葬仪式。[详细]
为适应城镇公用事业价格监管需要,8月20日起,我市启动城镇公用事业价格监测工作。城镇公用事业价格监测包括自来水及污水处理、燃气、供热、垃圾处理、有线电视、交通运输、停车收费、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九类项目。[详细]
8月18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已批准发布《业余无线电台操作技术能力验证服务规范》《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服务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进场行为信用记录和评定规程》等3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市级地方标准,并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详细]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我市11个项目入选,其中8个项目入选重点平台,3个项目入选储备平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