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乡村之美,美在文明;民风之正,正在村规。近年来,东平县梯门镇西沟流村以村规民约为切口,携手红白理事会,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让村规民约“上墙进户”“入脑入心”,让村规民约成为助推移风易俗的“文明密码”。
村规民约从“无”到“有”
走进西沟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醒目的公示栏里张贴着村内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三字经”、新“二十四孝”标准等标语随即映入眼帘。“自从有了这个村规民约,我们村真的是大变样了,村里环境改善了,铺张浪费现象少了,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了。”村民口中的村规民约,不仅仅是西沟流村村民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南针”,也是乡村治理的“法宝”。
为了制定出一份立得住、行得通的村规民约,西沟流村号召每一名村民都参与到村规民约的制定中来,大家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认可的红白喜事怎么办、环境卫生如何干、邻里关系怎样处等有效提议纳入其中。以前村民们的事情都需要村干部来协调,现在有了村规民约,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商议解决,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村规民约,调动起了西沟流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建设文明乡村的积极性,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
村规民约由“浅”入“深”
为了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西沟流村培育“头雁引领”移风易俗项目,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党员的领头雁作用,让他们带头当“宣讲员”,喊好“大喇叭”,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号召大家当好移风易俗的“实践者”。同时,还通过村民微信群、入户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村规民约的内容和意义。积极组织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家庭带动家庭,让每一名村民都能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
文明村风由“乱”变“美”
通过村规民约,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凝聚了广泛共识,规范了日常行为,乱占乱建、大操大办、奢侈浪费、乱埋乱葬等社会“乱象”明显减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它事不办”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村规民约,“约”出治理有效,“约”出乡风文明,“约”出崭新气象,“约”出共同富裕。西沟流村驻村书记张腾表示:“在未来将持续发挥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积极树立文明风向标,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的幸福感,让西沟流村成为乡村治理的典范和文明进步的窗口,让小村规撬动新风尚,新风尚催开文明花。”
(通讯员 郝晨)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今年以来,新泰市数字经济产业链紧抓数字泰安科创新区发展机遇,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深挖产业内生动力,精准补链延链强链,锚定“登高望远、誓争第一”标准定位,助力全市数字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详细]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6个乡镇、269个村居创建为市级以上“森林镇村”。今年10月,争取国家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总投资2.72亿元,这是迄今泰安林业历史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项目。[详细]
11月27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一级调研员娄本亮介绍泰安市“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工作情况。[详细]
今年全市夏粮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秋粮收获面积335.3万亩,冬小麦播种面积285.2万亩,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详细]
11月26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赵文彬介绍信用修复、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工作情况,市市场监管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社会信用信息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11月25日,泰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场推进会在新泰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泰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机制主任冯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