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寒冬的大棚里,他们仔细查看作物防冻害情况;四十度的高温下,他们捕捉着“春瓜”收获的一线镜头;雨季的大棚外,他们逐棚检查排水情况……这些都是东平县梯门镇年轻干部的日常工作。近年来,东平县梯门镇全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一批批年轻干部勇挑发展重担、奋力冲锋一线,在服务大棚种植过程中,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坚实青春力量。
行走的记录本:用脚步跟踪换茬种植
近两年,梯门镇特色农业实现全域发展,村村有人建棚、村村有人种棚,每个村都是一个基地、每个管区就是一个主战场。在设施农业调度会上,管区副书记刘珂嘉正逐一汇报各村换茬工作情况。东瓦庄村整棚马上结束,7月20日定植五彩椒;一里庄村茄子正在收尾,一周内完成清棚,7月19日定植辣椒……每天奔波在各个基地之间,所有数据都汇总在她的记录本里。
“我的关注点主要在新手种植户,他们基本没有换茬经验,有时候觉得瓜只要卖了,瓜秧多留一两天没事,但是这样就容易引发病虫害。一发现有这种情况,我就及时跟种植户联系,碰到不熟练的,我也会拿起锄头帮他们清理。”提起细碎的管区工作,刘珂嘉总能梳理出清晰的工作思路。
近年来,梯门镇各个管区干部逐步年轻化,他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积极投身到特色农业发展中来,在这项火红的事业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茁壮成长。
与大棚共成长:“书记助理”变成“种植跟班”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梯门镇西李庄村的暖棚里,玉菇甜瓜迎来了本季的最后一茬丰收。村党支部书记李卫东和他的助理张秀雯正在计划清棚、整地、闷棚的时间和注意事项。经过一年多的种植,西李庄村精准抓住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种植茬口,去年冬季的美人椒亩均收入超过了8万元。
张秀雯作为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在李卫东身后,从土地流转的入户工作,到大棚建设的现场抬钢架,再到美人椒的栽培管理技术,不断学习优秀种植户的种植方法,再在更多种植户中进行推广。去年,西李庄村的“春天种玉菇、秋冬美人椒”轮作模式得到了更多种植户的认可。
青年包棚干部学习能力强,投入到特色农业发展后,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细处、实处着手,精准锤炼青年包棚干部基本功,切实增强实干本领,做好种植户手中的“小喇叭”,助力大棚种植顺利进行。
最佳拍档:讲好“梯门故事”
围绕全镇特色农业健康发展,各部门年轻干部积极发挥业务工作优势,做大大棚种植的发展基本盘。张妍和胡宗贤作为宣传队伍中的年轻干部,讲好梯门特色农业的故事,成为他们工作的主旋律。
早上5点半,胡宗贤已经到了虎山村种植基地,这里的“东方519”甜瓜正在采摘装车,准备发往北京。他带着相机把过程分片段拍摄,再剪辑整合。张妍则与种植户梁延青聊得热火朝天,详细了解甜瓜情况,她的本子里记录着每一个梯门种植户的大棚故事。傍晚,视频和新闻同时发布,一段段梯门故事从他们的镜头下、笔下传出,通过网络流向四面八方。
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特色农业不再仅是大棚里的“种—管—销”,宣传也是生产力。让流量变成正能量,推动大棚种植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年轻干部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为特色农业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战场。
特色农业逐渐成为梯门的一张“绿色名片”,要想扮靓这张名片,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站在风起云涌的发展之路上,梯门镇年轻干部正秉承着敢于革新、锲而不舍的梯门精神,在大棚种植的主战场上铆足劲、练真功,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青年铁军。
(通讯员 张妤聪)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童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4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名单,我市3家园区成功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详细]
2024年高考进入录取阶段,为保障我市城乡低保家庭高考录取全日制本科新生顺利入学,泰安市民政局印发通知,启动2024年城乡低保家庭高等教育新生入学救助工作。[详细]
今年1至5月份,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1.0亿元,同比增长15.0%,营收增速比全省高7个百分点,较1至4月份提高2.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详细]
近期,针对工贸领域汛期各类事故易发、高发特点,泰安市应急局认真分析近三年全国、全省事故规律,召开会议,科学研判,周密部署,聚焦“七个严防”、落实“六个强化”,做到“五个到位”,护航企业安全度汛。[详细]
为增强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欢迎社会各界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于8月10日前通过以下方式反馈。[详细]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认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我市益生菌发酵饲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高端装备特种高强度链条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六家单位成功入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