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家信丨家书传匠心 讲台续温情

2025-05-21 17:37:30 来源:  作者: 张林林

亲爱的女儿:

  展信安。

  视频里见你眉头紧锁,笑意牵强,妈妈心里满是心疼。转眼间,我的小女孩已站在毕业的路口,要独自面对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你问“怎么选才不会后悔?”妈妈懂你此刻的焦虑与迷茫。

  其实人生就像包饺子——面软了加粉,硬了加水,不必急着在面团还没揉匀时就定形状。你大可把选择先放一放,该上课上课,该吃饭吃饭。想读研,就找师姐聊聊真实的学术生活;想工作,就问问就业的学姐日常节奏。很多时候,焦虑源于把未来想得太遥远,真去试了,就像第一次炒菜,戴上围裙动起铲子,慌劲自然就没了。

  怕后悔?不用怕,不过就是多走了一段路。那些“后悔”都是试错路上的脚印。人生不是单行道,考研累了可以工作,工作不顺可以再考,走走停停,总能找到顺溜的步子。

  昨天爸爸翻出你三岁画的“全家福”,把妈妈画成了长头发的外星人,我们看着直笑——原来不知不觉间,你已从跌跌撞撞的小不点,长成了眼里有光的大人。

  大胆去闯吧,孩子,累了就回家。爸爸妈妈永远为你留着灯、温着茶,听你讲路上的故事。记住,家永远是你的港湾,而你的人生,不必非要是完美的直线,像你画里的云那样,自由舒展就好。

  永远爱你的爸爸妈妈

  2025.3.21

【家风故事】

  我家书桌并排摆着两张旧木桌,左边是我和孩子他爸的教案本,右边是女儿的师范生笔记。桌上的玻璃罐里总插着几支粉笔,女儿常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打她记事起,父母的日子就浸在粉笔灰和红墨水里,却也让她慢慢看懂了“老师”两个字的分量。

  女儿五岁时,总爱蹲在教室后排看我们上课。有次我在黑板上写“月”字,她趴在窗台用手指跟着画,结果摔了个屁股蹲。她爸笑着抱起她:“想学写字啊?来,先学写‘人’字,一撇是责任,一捺是耐心。”后来她把玩具熊排成一排当学生,用筷子当教鞭,有模有样地给“小熊们”讲“孔融让梨”,那认真劲儿,像极了我们备课的样子。

  上高中时,女儿翻到我十几年前的教案,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纸条:“张老师,您给我作文画的小红花,我贴在床头了。”她好奇:“当老师真的能记住每个学生吗?”她爸指着自己教案上的三角符号:“你看,这是给成绩落后的学生做的标记,每天放学留十分钟单独讲题,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那些藏在教案本里的小细节,让女儿渐渐明白,当老师不只是上课,更是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

  填报志愿时,女儿毫不犹豫选了公费师范生。

  她愿像我们当年那样,在每个作业本上画个小对勾,在学困生的本子上多写两句鼓励的话。至于考研,她终于下定决心,打算边工作边备考:“就像你们说的,教室就是最好的实验室,学生的问题就是最真实的课题。”

  我们没跟她讲过什么大道理,只是让她看见:清晨提前半小时到校调课件,傍晚留在办公室等最后一个学生解完题,深夜在台灯下改作业时。这些日常里的“实在”,让她懂了“教书匠”三个字的分量——不是非得选哪条路,而是不管走哪条路,都得像粉笔一样,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写进学生的本子里,也写进自己心里。

  我们相信属于她的讲台,咱家的“教书匠”的故事,将从这一支支粉笔开始,续写新的篇章。

【寄语】

  宝贝,愿你在人生的岔路口果敢抉择,逐梦路上无畏风雨,拥抱热爱,收获灿烂人生。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李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