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蓬波
12月10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佘文彬(前)为遇难者名单墙的增刻名单揭幕。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新华社南京12月10日电(记者 蒋芳)佘培庚、张华亮、刘茂清、刘茂源……1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哭墙”再度延长,新整理确认的26位遇难者姓名增刻完成。截至目前,墙上已刻有10664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姓名。
位于纪念馆南面的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1995年初刚设立时,刻有姓名3000个,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历年来,随着史料考证、研究不断深入,曾经多次增刻。
12月10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佘文彬(前)在增刻后的遇难者名单墙前默哀。 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佘培庚,这是我父亲。”新增死难者遗属佘文彬一边指着新刻上的姓名,一边掏出一张父亲的黑白照片告诉记者:“父亲被日本兵抓走的时候,我才7岁,对那时候的记忆比较模糊了,就记得自己趴在门缝里看着他被人带走,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听人说,他被推到江里淹死了。”
佘文彬的女婿汤征说:“我们过去就知道父亲经历的事,但一直就觉得只是自己家里的事,直到看见纪念馆的遗属登记通知,才想起来应该到馆里来登记,这不仅是属于我们一家的记忆。”
由于兵荒马乱,尸骨无存,对于幸存者群体来说,镌刻在“哭墙”上的名字,成为全家祭奠亲人的唯一寄托。
12月10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佘文彬(前)在增刻后的遇难者名单墙前鞠躬。 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当日,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哭墙”前举行了家祭。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夏淑琴拿起毛笔蘸着黑色墨汁为墙上的7位家人的姓名“描红”。1937年12月13日,她全家祖孙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
老人一边描一边对身边的志愿者说 :“我不认识字,但是家里人的名字,我一笔一划都记得。”
“这些姓名汇总来源很复杂,有战后初期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的各种史料,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采集的幸存者口述证言,以及遇难者家属提供的名单。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姓名在做进一步的比对、查证,确认后都将一一增刻上墙。”纪念馆负责人说。
历史不容忘记,随着南京大屠杀研究调查的不断深入,“哭墙”仍将延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蓬波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改革办、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全省联合开展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和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评选活动。 [详细]
大众网泰安12月12日讯(记者 王蓬波)根据空气质量状况,泰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小组决定,自2018年12月13日0时起,在全市范围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同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详细]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与厅局代表、海报号入驻代表签订“海报新闻”政府频道开通协议和入驻协议。在上线仪式上,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与新华网、澎湃新闻以及厅局代表、海报号入驻代表签署协议。[详细]
12月12日,海报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这是山东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海报新闻客户端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网信办主管,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详细]
为做好扶贫政策宣传,让扶贫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日前,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扶贫办结合工作实际,将扶贫政策精心编成了《七字歌》,印制成漫画册在全区发放。[详细]
传承报的基因,扬帆新的蓝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