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汶
唐代高宗和玄宗封禅泰山是两次非常成功的封禅活动,借助上天的神秘力量来加强统治、维护秩序。仪式中种种等级象征的礼器和过程,也都在向人们的意识中加固天子统治的神圣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为百姓祈福。更重要的是两次封禅泰山为泰山留下了许多遗物与轶闻。
一是丈人峰。在泰山天柱峰的西侧,有一巨石堆攒的山峰,形如老翁抱孙,名称“丈人峰”。据史料,唐玄宗封禅时,派张说为封禅使,张说乘机安排自己的女婿郑镒整修泰山,并借机将郑镒由九品官晋升为五品官。后来玄宗听到反映郑镒官位腾升,觉得很奇怪,便询问此事,郑镒无话可答,非常尴尬。当时在场的黄幡绰诙谐地解围说:“此泰山之力也。”从此,人们就把泰山和丈人联系到一起了,叫岳父为“泰山”。泰山顶“丈人峰”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此石还刻着“丈人峰”三个大字。
二是白骡碑。在泰山红门处向东跨约150米处的山峪中,有一石碑雄伟高大,正面仆地,碑高6.6米,宽1.85米,厚0.66米,圆首。碑阳覆地,何时无考。碑阴左下部为政和壬辰(公元1112年)宋人题记,多残缺。碑右侧面之下有宋人“当日东封安在哉,茫茫今古泯尘埃”的题记。碑首顶棱上有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题记,多残缺。碑阳覆地,究竟有无铭文,无考,或曰“白骡塚碑”,或曰“唐高宗登封纪号碑”。民国初年,邑人赵新懦等议复立此碑,终因碑巨无力扶之,遂觅人在碑下挖穴腑视碑阳,亦未能摸清底细。1988年6月,泰山管委文物工作者将此碑重新竖起,发现碑阳并无文字,千年之谜得解。从存题记可以断定,此碑在唐垂拱元年已经仆地,否则垂拱元年题记决不会刻在碑首顶棱上。究竟如何,有待考证。
此碑的来历是根据《新刻泰山小史》的记载:“在岳阳,唐元宗封泰山时,益州进一白骡,上乘之登跻如履坦途,享礼毕,下山方息,而白骡以无疾殪,上叹異之,谥曰“白骡将军”,命有司具槽椟砌石为塚,今碑记塚跡尚存。
三是唐玄宗玉册。蒋冯阎大战时,马鸿逵部在泰安城西南隅蒿里山顶修建《讨逆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烈士祠时,挖出了唐宋玉册,但当时只公开了唐玉册,所以泰山学者赵新儒于1932年新刻《泰山小史》时注曰:“(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驻军马鸿逵部拆毁神祠(指蒿里山森罗殿),就蒿里山顶修烈士祠,掘地得石函,有金泥玉检,曾见其拓片,为唐时封禅物,此足以补史志之缺。然讳莫如深,什袭藏之矣!”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三月十日《北平晨报》则以《泰山发现唐玉册》为题予以报道(1948年铢庵收入《人物风俗制度丛谈》),其文略曰:“泰山之下,津浦路泰安车站以北(实为东南)有一小山,曰蒿里山,山上有阎王庙,庙前(实为庙后西北侧)有一塔(即文峰塔),年代无可稽考,但据古老传说,知其为唐代物(实为宋真宗之后物)而已。十七年革命军北伐之役,山上之庙及塔均为军火所摧毁。旋某军驻防泰安,乃在塔之原址别筑一纪念碑,先事扫除残砖,于塔底发现五色土坛,四周赤、白、青、黑,中为黄色。向下发掘,乃在各色土内得玉器无数,又在中央黄土内得方五尺石匮,雕镂极工细,启视则一金匣中藏白玉版十五,平排于内,长约一尺,宽二寸,每版均刻隶书,读之即唐玄宗封禅文也。”
唐玉册为粉白大理石,共15简,每简长29.2—29.8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在简的上下两端各横穿一孔,金镂串连。5简为一排,折叠三排放入铜质“金匮”内。每简上刻隶书1行,凡9字,字口残留涂金。只有玄宗署名“隆基”为楷书。其文曰:“惟开元十三年岁次乙丑十一月辛已朔十一日辛卯,嗣天子臣隆基敢昭告于皇地祗:臣嗣守鸿名,膺兹丕运,率循地义,以为人极,夙夜祗若,迄未敢康。赖坤元降灵,锡之景祐,资植庶类,屡惟丰年。式展时巡,报功厚载,敬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备兹瘗礼,式表至诚。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神作主。尚飨。”玉册在金匮中,外层是镶嵌的白玉匮,雕琢精致:四周由6件方块玉组成,前后各2块,左右各1块。每块的当中为方玉,浅浮雕蟠龙文;周围由4块梯形玉所包围,上有浅浮雕香莲纹。每块玉的近角处都有一个圆孔,为铆钉眼。顶盖由2块扁方玉组成,每块中间也是雕蟠龙纹,四周梯形块上雕双凤,近角处也有孔。还有2块中间刻槽纹5道的施封时缠金绳用的窄长方形玉检及10块窄长方形金匮边缘的饰件玉片。
玄宗玉册共115字,用笔丰润雄浑,分隶遒逸,结体自然,富于变化,撇捺收笔处均上挑,更显飘逸飞动,典雅秀美。此玉册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四是大观峰。岱顶唐摩崖碑《纪泰山铭》,位于泰山碧霞祠东北峰峦绝壁上,俗称“大观峰”,也叫“弥高岩”。碑高13.3米,宽5.7米,额高1.3米。碑额刻饰龙文,额字大50厘米;碑文24行,字高14厘米,宽18厘米;铭文共996字,加上题目4个大字,共1000字。通篇字体为八分隶书,其书法雄强之势,婉润之体,端庄之态均与泰山景观浑然一体。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碑铭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礼仪、书法和雕刻艺术,留下了珍贵资料。1959年曾贴金保护,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重新贴金。现铭文字刻,字字金光闪闪,极为壮观,为稀世珍宝。
《纪泰山铭》是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时所书。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封泰山时有“一铭三颂”。一铭即《纪泰山铭》,三颂是《社首坛颂》、《朝觐坛颂》和《封祀坛颂》。礼部尚书苏颋的《朝觐坛颂》,原刻在《纪泰山铭》两侧,铭后为从封诸王及群臣的题名。由此可以想见,崖壁之上,一铭一颂,从臣题名,洋洋大观,不愧“大观峰”之称号,可惜《朝觐坛颂》自宋代被人铲毁。
唐摩崖碑碑身雄伟,形制端庄,铭文篇幅巨大,雕艺精良,其字以工整的八分隶书镌刻在自然崖壁上,书法遒劲婉润,端庄雄浑。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论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风翔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石墨镌华》赞曰:“文词雅驯,而分隶遒逸婉润,最为得意之笔。”《泰安县志》记载:“盖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相传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清金石家朱彝尊说:“御书遒劲若怒猊渴骥,羁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若唐隶尽如此,何惭汉碑碣乎!”碑下段108字系冬月拓工籍火蚀坏,后为明代叶彬补书。《泰山志》记载:“下截为道人积薪毁于火,乾隆初邑人大学士赵国麟以旧本重摹补之,字形差小,神气亦远不及原本。”赵国麟是泰安人,贬官后家居很久,他关心爱护泰山文物,摹补碑字可能性是很大的。
《纪泰山铭》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禅泰山时亲笔撰书所刻。其内容主要是颂扬泰山,宣扬自己的功德,粉饰太平,把自己的统治说成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其铭文由8个章节组成,开头说:“我接任帝王之位,已经14年了,只觉得自己道德水平不高,不懂得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对皇帝之位常觉力不胜任,想使天下平安亦委实难以实现。现在,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上开罪于天,下获罪于地,还在这里心雄气大,每当过河时,我感到自己在广泛的洪流中摇晃。多亏神灵保护,多次给予幸运;宰相百官,同心协力于治国平天下,因而四海大同,各种典章制度能顺利执行,连年丰收,百姓安乐。因此,各层的官员都劝我去封禅。就是说,要像尊敬父亲的孝子那样,去孝敬天地神灵;既然天赐的祥瑞征兆已经出现,国人的愿望又是如此的强烈,大臣们和官员们一再向我提出封禅的恳求,我虽然多次辞谢都不被他们理解,只好放肆地和二三大臣,考察虞舜时的典籍,演绎汉的法制,然后发动皇家六军的威力,惊动天下人众来泰山封禅。一路上枪戟旗井然排列,士兵、马匹都静寂无声,整个队伍严肃团结,恭敬有序地前进,多么尊严!多么壮观!多么华丽!直至泰山,堪称顺利。”
文的最后说:“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意思是说,一位皇帝的道德如何,要看他的政绩,美誉佳名不能由个人的欲望来决定。我把我的心意都刻在高山崖壁上,为了向五岳群山的臣民公开地宣告此事。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的历史见证。
唐玄宗泰山封禅的这种豪华盛事,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他留下的《纪泰山铭》石刻却仍巍立山颠,字体完好,庄重堂皇,成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谓历代帝王刻石之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汶
9月6日上午,第三十三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暨2019中国泰安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式在山东泰山宝盛大酒店隆重开幕。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出席活动并宣布大会开幕,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出席并致辞。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2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700...[详细]
9月5日上午,全市教育大会暨2019年教师节庆祝大会召开,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市建设。 [详细]
9月4日下午,泰安交警部门发布关于对红门路及岱庙广场周边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通告。[详细]
为促进泰安市驾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文明交通建设。根据泰安市公安局、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泰安市文明交通进驾校“五个一”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近日,由泰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泰安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中心、大众网·泰安联合组织开展的文明交通进驾...[详细]
开凿于2000多年前,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近日,记者前往济宁、枣庄两市,探访古运河的前世今生。[详细]
2019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80.79亿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资61.1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占年度计划的75.7%。交通投资高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展开,对交通整体投资拉动明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