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国郁
责任编辑:臧文博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张海宁 马冠兴
您见过会唱歌能发光的旅游公路吗?近日,记者驱车探访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时,邂逅了两条“魔法公路”。当汽车驶入泰安市旧县汶河东路音乐公路段,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车轮碾过路面刻槽,熟悉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瞬间流淌而出。夜幕降临,汶河湿地公园西侧的荧光路化作流动的银河,引得游客纷纷停车打卡。
当地交通部门将旅游公路的交通功能与文旅体验巧妙融合,打造出“人在画中游,歌从路上来”的沉浸式旅游新场景。
当前,我国旅游公路建设正迎来蓬勃发展期,各地依托资源禀赋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在行业实践呈现差异化格局的背景下,泰安市创新构建“交通+”融合发展体系,以道路为纽带将文旅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振兴战略有机串联,成功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型社会价值载体的跨越式转变。
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是当地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紧扣全省加快旅游公路“五大廊道”建设总体部署,实施的一项交通重点工程,被泰安市委、市政府定位为全域文旅融合发展的“金线工程”。
这段始于泰山南,终于东平湖,全长777公里的文化旅游生态廊道,沿路串联起黄河文化、泰山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8大文化形态,链接4A级以上景区12个、3A级景区21个,百余处文旅资源点,通过将观光体验与公路旅游深度融合,让“旅游公路”变“公路旅游”,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
“整个‘五一’假期,我们的民宿都很抢手,天天爆满。”东平县东平街道塘坊村党支部书记张顺站在焕然一新的村口,指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自豪地说,这条因廊道建设而焕发新貌的贯中大道,如同一把金钥匙,让这个昔日小渔村变成了如今全国知名的旅游村。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短短9.5公里旅游路,竟让沿线十几个村都吃上了旅游饭。
除了将各地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廊道还注重自身旅游产品的打造。通过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驿站、慢行系统、观景平台等旅游设施,打造“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体系,实现旅游公路从支持旅游、服务旅游,向成为旅游转变。
如今,伴随项目的深入实施,廊道沿线路衍经济业态正加快培育成型。依托驿站,项目规划了咖啡餐吧、陶艺工坊、迷你考古基地、飞行营地、乡村市集、房车营地、加油充电等配套业态以及水上旅游项目。“这条廊道犹如一家开放型超级产业园,各类优质资源可在此设立专属展区,孵化特色产业。”泰安市交通发展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国兴告诉记者。
去年底,泰山通航飞行基地进驻汉博园驿站,打造集飞行培训、航空研学、应急救援、低空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航空服务平台。基地负责人张德明介绍:“我们已开通‘两山一河’低空观光航线,其中大汶河-东平湖水上航线成为核心景观廊道。”“五一”期间,基地累计执行观光飞行280架次,低空旅游经济效应初显。
开展廊道建设,要着眼长远,注重生态赋能。纵观廊道沿线,相关项目聚焦大汶河流域生态保护,实施近湖侧山体生态修复、水生态治理、裸露土地综合治理等工程,开展大汶河沿线流域增殖放流、污染物清理收集,通过水生态功能提升、林地湿地综合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污染防治阻隔,提高流域生态治理水平和环境承载力,进一步筑牢汶河沿岸生态屏障,打造集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观光、科普宣教于一体的多效益兼顾的综合生态示范区,构筑形态完整、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体系,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初审编辑:刘国郁
责任编辑:臧文博
预计6月28日16时至6月29日20时,济南、泰安等市局部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蓝色预警)。[详细]
6月27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财政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市财政局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6月27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先锋介绍泰安市美丽河湖建设的具体举措及成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岱岳分局、肥城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6月2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大会在杭州举行。由泰山文旅集团开发建设的“泰山旅游游客服务平台”,从全国1324个参评方案中脱颖而出,获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示范案例,成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详细]
在数字化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泰安市文明办紧贴时代脉搏,积极探索数字化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度融合之道,打造“爱泰安随手拍”平台,将市民的“发现之眼”与政府的“治理之手”高效协同,将广大市民转化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与“智慧之眼”。[详细]
6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山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于6月下旬到8月底持续开展“要纳凉到人防”惠民活动,今年全省继续开放47处公共人防工程作为避暑纳凉点,其中,泰安市开放4处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