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90后”导演柳绪鑫做客本网(记者 王洪玲 摄)
>>>点击观看柳绪鑫微电影作品《大寒》
大众网泰安12月16日讯(记者 王洪玲)在泰安有这样一位怀揣梦想的“90后”年轻人,他虽然刚大学毕业,但已经导演拍摄了多部微电影,其中,《水彩蛐蛐》荣获“2014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CCTV全国首届情系三农微电影大赛校园十佳”等奖项;《大寒》荣获第八届山东省青年微电影大赛二等奖、第四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剧情短片类一等奖,近日,他的作品又成功入围柏林华语电影节。他就是泰安宁阳“90后”导演柳绪鑫。
《大寒》讲述的是宁阳县泗店镇一位农民,种了一辈子土地,在自己无法继续种地时的复杂心理感受,老农有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他满怀希望去找两个儿子,希望能有一个儿子可以替他把地种下去,然而,两个儿子都因常年在外打工,习惯了外边的生活,拒绝了老农。这是发生在柳绪鑫家里的真实故事,原型就是柳绪鑫的爷爷。
“土地”对于大部分“90后”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汇,但柳绪鑫从小生活在宁阳县泗店镇,农忙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在地里干活,平时放假或者回家都会帮着爷爷去做事,可以说是从小就跟土地打交道,对土地一点都不陌生。
柳绪鑫告诉大众网记者,最初想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微电影是在2014年12月,从小长大的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很多家庭都把土地承包出去了,但是自己的爷爷却不愿意承包,家人都劝说爷爷承包出去,但是爷爷却不同意。“在爷爷看来,土地是农民最根本的东西,都不种地了大家吃什么,再说,一个农民不种地干什么去?所以我就想着把这个故事拍下来。当然,另外一个缘由就是想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给家人留一些影像资料。”
对于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微电影,特别是演员都是自己身边的人,柳绪鑫说:“拍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演员不会演、记不住台词,让他们做一些动作或者表情,他们会觉得很尴尬。其实本来设计了一些很细腻的台词,但老人记不住,说不出来。”
“当时定在12月初进行拍摄,由于奶奶生病,一直拖到大寒的时候才开拍。”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的一个,意味着结束,也代表老人的晚年;大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这个冷不仅是天气冷,更是人心的冷,年迈的老人希望能儿孙绕膝,但现实却是两个儿子都常年不回家,表现了空巢老人的孤单、失望、无奈;作品起名《大寒》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开机的那天正好是大寒这个节气。
《大寒》的拍摄比之前拍的其他微电影都复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拍摄清晨青岛火车站的场景,“夜里十一点带着爷爷去兖州坐火车,冬天特别冷,奶奶自己在家,那时候的奶奶还挂着吊瓶,电影中也能看到奶奶手背上扎针的痕迹,夜里的火车很冷,我们一夜都没有怎么睡觉,那场戏拍了三个多小时,但最后因为效果问题,只用了8秒走出火车站的画面。”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柏林华语电影节共设三个单元,分别是最佳中国电影媒体大奖(多项)、最佳纪录片媒体大奖(单项)和最佳青年导演媒体大奖(单项),而柳绪鑫拍摄的《大寒》入围了最佳青年导演媒体大奖(单项),该奖项总共入围了84部作品,“能入围已经很荣幸了,如果能获奖那就更好了。”柳绪鑫表示。
柳绪鑫筹拍的“故乡三部曲”已完成了两部——《水彩蛐蛐》、《大寒》,“第三部仍然会以三农为题材,可能会体现农村回迁的主题,目前正在构思中。”
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柳绪鑫对于电影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他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导演是宁浩,“他敢于挑战自己,尝试不同题材的电影。而我下一步也想不仅仅局限于拍摄文艺片,想让自己接触更广的区域类型。”
柳绪鑫导演的《大寒》成功入围柏林华语电影节,最终大奖要到2016年2月在德国柏林才能揭晓,让我们共同期待柳绪鑫在柏林的表现,也预祝他能取得好成绩。
柳绪鑫作品
《留守的花朵》2013年
第六届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评学生组一等奖
《书的味道》2013年
“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第七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优秀奖
“美丽青岛”微电影大赛优秀影片奖
《水彩蛐蛐》2014年
CCTV全国首届情系三农微电影大赛校园十佳作品
2014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
2014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微电影大赛最佳编剧奖
第二届中国(武汉)微电影大赛“金鹤奖”入围影片
2014索尼“慧海杯”影像视频大赛一等奖
第三届陕西省青年数字影像大赛道德风尚奖
首届“临沂好人”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入围奖
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电影节优秀编剧奖
第八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三等奖
“美丽青岛”微电影大赛优秀影片奖
《大寒》2015年
第四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剧情短片类一等奖
第八届山东省青年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柏林华语电影节青年单元入围(最终奖项将于2016年2月在柏林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