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3月3日讯(记者 刘辉)2015年3月3日是第16次全国“爱耳日”。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逾30万,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全社会做好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有12%-15%的青少年的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
为唤起全社会对非职业性噪声,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重视,促进社会公众树立听力保护意识,养成安全用耳习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2015年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了解耳朵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砧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预防耳聋的几点小建议:
1.避免噪声刺激,不听打击乐器,听耳机看电视要放较轻的音量。
2.注意不要随便掏耳朵,稍不注意就会损伤外耳道,造成感染,导致发炎、溃烂,若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就会影响听力。
3.慎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类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易导致耳中毒的药物。
4.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E的食物,以提高体内SOD的活性,清除致病的自由基。蔬菜,水果,葱姜蒜等要多吃。
5.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增强营养。低盐低脂饮食,多吃含锌铁钙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听力下降。
6.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
7.常做些耳部的按摩,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揉风池穴等,或将两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迅速抽出,以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
8.积极治疗各种致聋的疾病,如美尼尔氏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炎、肝硬化等。对改善微循环障碍、延缓听力减退非常重要。
9.耳朵的安全音响分贝为85分贝,超过85分贝的音量,会造成耳朵听觉神经的损害。长期使用耳塞机,会引起听力下降,因此使用耳塞机的时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且音量不可过大,以听轻音乐或古典音乐为宜,避免听觉疲劳。
听力保养
避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熄肝火 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因此,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多补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