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汶
责任编辑:李泽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吕雯雯 摄)
大众网记者 吕雯雯 泰安报道
7月19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泰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唐传营介绍泰安市“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情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2007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安市“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泰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泰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保护历史、传承文脉作为彰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系统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深化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泰安市委、市政府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共同构建起职责清晰、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工作体系。今年5月22日,《泰安市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颁布实施。《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继实施,《泰安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正在修改完善,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规制度支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建立历史城区在建工程台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并实施巡查报告制度,确保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精准分类施策,稳步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坚持“保护修缮、维修改造、整修更新、整治改造”的分级分类工作策略,精心规划并实施街区内建筑物保护改造。守护修缮类建筑,秉持“尊重历史,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核心理念,对街区内3处文物保护单位、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采取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及重点修复等精细化措施,确保珍贵建筑的安全。激活维修改造类建筑,对街区内已公布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以及潜在资源,通过“维修改善”的方式,赋予其新的生命与活力并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感受历史的脉搏。整修更新改造类建筑,对于街区内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一般建筑物,鼓励对其内部进行必要的整修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对于与传统风貌存在冲突的一般建筑物,通过建筑立面改造、院落环境整治等手段,使其与街区整体风貌更加协调。
聚焦重点文旅项目,激发街区发展新活力。实施“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轴文旅提升项目,深度整合现有资源,融入新兴业态,从功能布局、环境美化到文化品质,全方位推进街区提升。该项目由市委书记挂帅,住建部门牵头,20余个部门、单位共同参与。通过项目实施,期望达到三大核心目标。文脉传承,秉持对泰安悠久历史与泰山文化的敬畏之心,精心恢复双龙池、遥参亭、岱宗坊等历史遗迹的原貌,重塑历史文化轴的历史风貌与朝圣氛围,让泰安市民和广大游客在漫步间感受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筑巢引凤,借助项目改造提升,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进一步丰富街区业态,全力构建一个能够吸引并留住各类文化与消费业态的特色区域,激发街区活力。文旅融合,将历史文化轴打造成为泰安璀璨文化的展示窗口与旅游新地标,不仅满足游客的文化探索需求,更提供丰富的文旅休闲体验,使之成为吸引八方来客驻足和留恋的国家级文旅休闲街区,真正让登山游客实现由城上山,由山进城。
泰安市“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和民生项目。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坚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原则,加压奋进,强力攻坚,加快项目建设,保证工程质量,为泰安市民和广大游客赓续传承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李汶
责任编辑:李泽
7月18日,2024全球“Z世代”泰山对话会“共攀高峰 筑梦青春”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嘉宾学者以及中外“Z世代”通过嘉宾致辞、专题发言、青年分享等方式,引导青年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促进各国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助力中外文明互鉴。[详细]
全市13条国省道一图可见,借助“千里眼”,可对全市普通国省道重点路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巡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借助普通国省道数字公路平台,实时监测路网运行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详细]
近日,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拟认定首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的公示》,全省15个集群成功入选,我市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位列其中。[详细]
近日,泰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山东农业大学、市农业科学院、市农技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调研指导组,分赴各县市区集中开展秋作物苗情考察和技术指导活动,加快推进汶阳田“泰山粮仓”建设,提升秋粮产量和质量。[详细]
确保高铁泰安站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泰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新增4处违法停车自动记录设备。[详细]
近年来,泰安市市场监管局把行风建设作为提升工作效能、展现市监风貌的有力抓手,聚焦办事、监管、执法“三个提升”,扎实推进“深化拓展年”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市监系统行风建设走深走实,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行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