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最泰安讯 1月26日上午,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亮眼成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8%,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1%,300余个新项目开工,优质企业群体不断扩大,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等7项工作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工信系统坚持市县一体、承压奋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迸发新的活力。
技改的参与者就是受益者。工业技术改造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加产品品种、改善产品性能以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记者注意到,2023年我市工业技改各项工作在全省位于前列,这有力地体现了新型工业化实施过程中在不断注入新动能。据介绍,我市建立技改项目三张清单,在全省首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8%,居全省第3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1%,居全省第1位。
此外,通过数字化转型带动生产提质升级的企业在我市亦不罕见,2023年争创省级及以上智能工厂(车间、场景)46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4家,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74家、“晨星工厂”试点园区3家、试点县3个。石横特钢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龙辉起重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泰安中联水泥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会议还传递了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如何推进的信号:稳中求进,重点突破。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工业技改投资增幅15%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1000个,两年内滚动覆盖千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会议明确了2024年的主要目标。
据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建立“11266”工作体系,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一个中心,抓好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锚定“进八争五奔前三”“双倍增”两个目标,突出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做大培强、技改提级、梯度培育、产业集群六大重点,强化党建引领、政策支持、企业家队伍建设、服务升级、营商环境、能力机制六项措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扛牢工信担当,全力建设新型工业化活力之城。
记者:李松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办法》共有十九条规定,分别从指派标准、指派程序、承办机构管理等多个方面规范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详细]
近日,泰安市民政局举办全市民政统计报表汇审培训班,对全市民政统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对2023年12月民政统计报表进行了汇总审核并首次通过网络版报送,同时对2023年全市民政系统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决算。[详细]
2023年以来,泰安市紧抓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有利契机,强化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加快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组建全市跨境电商协会和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基地,推动跨境电商产业资源聚集,着力构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详细]
2004年,张晓丹经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到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2012年通过遴选考入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一线工作至今。在2016年度的司法责任制改革中,成为泰安中院最年轻的女性员额法官。[详细]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煤电行业转型升级相关部署要求,1月23日下午,泰安市召开全市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政策宣贯会议,传达全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推进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有关政策要求。[详细]
为激发文旅消费潜力,进一步引导和扩大泰安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第八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