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实施“1+2+4+5+X”工程 打响“法治泰安·国泰民安”法治品牌

2023-07-17 09:10:07 来源: 中华泰山网 作者: 董文一

  原标题: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进行时丨我市实施“1+2+4+5+X”工程 打响“法治泰安·国泰民安”法治品牌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董文一 审核 陈茂荣)法治兴,则国家兴。我市充分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办统筹协调作用,率先围绕“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破题,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建设高质量法治泰安的实施方案》,实施“1+2+4+5+X”工程,进一步提高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水平,打响“法治泰安·国泰民安”法治品牌。

  实施法治建设强基工程

  我市坚持系统观念、强基导向,抓好三级统筹,印发《贯彻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任务清单》,聚焦市、县、乡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才强法一体推进等方面,提出151项工作任务,将各项工作细化到最小单元、落实到具体单位。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只有抓住“关键少数”,才能管好“绝大多数”,才能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激荡起同频共振的磅礴合力。我市坚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创新“4+4”述法机制,开展“向党委法治委述法、年度述职述法、向人大常委会述法、向党委全委会和人代会述法”4种形式的述法,创新“法治考核、反馈整改、专门督察、谈话提醒”4种述法结果应用方式,构建了“履职、述职、评议、督促”的完整链条,为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在抓实考核引导方面,我市建立法治建设“多维一体”全域考评机制,对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实施动态监测,明确了17项二级考评指标,涵盖法治建设考核指标任务、司法行政综合工作、重点业务工作、改革创新工作4大方面,实现了全区域、全业务覆盖。我市采取每季度一调度一考评一通报的方式,向各县(市、区)、功能区通报成绩和存在问题,实现以考促改、督帮一体,形成“考评—反馈—提升”的闭环体系,推动全市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实施依法治理“2+4”工程

  我市实施2个行业依法治理示范工程,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带动,在医疗机构、国有企业实施依法治理示范工程,打造法治建设精品项目。主管部门健全推进行业发展、规范资产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等制度机制,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发挥医疗机构、国有企业主体作用,使其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合规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市国资委建立法治国企考核指标体系,将法治建设情况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开展法治国企示范创建行动、“合规管理强化年”活动,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率达100%;市卫健委建立法治医疗机构标准体系,对全市98家医疗机构法治建设工作进行量化分级评估,划分3个等级,评出A类医疗机构14家,占比14%,为全市各行业依法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同时,我市围绕企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实施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4个领域的依法治理先导工程。

  主管部门制定监管执法工作规范,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信用+市场监管”模式,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度,减免罚款1394万余元,指导帮助782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1024件;坚持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编制并向市场主体赠送服务手册2100余册,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依法经营,推动建立行业自治组织,健全行业自治规则,形成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市场主体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以数字法治推进治理现代化,投入使用全省首台辅助城管执法机器人,集成空气监测、分贝监测、视频监控等功能,建设“安薪泰山智慧监管平台”,全市工程建设领域1180余个在建项目被纳入平台监管,形成了“天地车人”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体系,实现了“全时监管、无事不扰”,切实提高了各领域依法治理水平。

  实施依法治市“5+X”工程

  我市推动各领域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完善重要法治工作审议程序,各级各部门单位制定关系全市重要法治工作的法规规章和制度文件、实施法治建设领域重要改革,提请同级相关专门协调小组研究审议,必要时,按程序提请同级党委法治委研究审议,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今年以来,各协调小组研究法治建设议题26项。

  我市充分发挥协调小组、“一委一办五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作用,出台《全面依法治市联络员协调联系工作机制》,建立联络员会议机制、信息报送机制、会议沟通机制,压实联络员所在单位责任,加强工作保障支持。今年以来,我市共召开联络员会议2次,协调解决跨部门法治工作重要问题,保障全面依法治市各项任务落实到各领域、全过程。

  在提升法治工作部门“向心力”方面,我市压实法治工作部门主体责任,在省内率先全面推开党委和政府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所属单位专题述法制度,述法范围扩大至中层干部,形成层层重视法治、抓好法治的责任链条;制定实施《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建立全市法治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套餐式教育培训,试点实施法治人才档案制度,强化法治用人导向,有效提升队伍法治素养和工作积极性,有关做法得到省委依法治省办的肯定,并在全省法治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上交流推广。此外,我市完善跨部门审批、监管、处罚衔接机制,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警检衔接机制和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协调联动的纠纷化解机制,提升全市法治建设工作效能。

初审编辑:李汶

责任编辑:李泽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