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汶
责任编辑:
泰安1至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36亿千瓦时 工业用电占全社会比重近七成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 电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能源动力,其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和生产效率,是政府监测宏观经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可靠依据。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纵深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坚定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从全省用电数据看,今年1至4月份,我市全社会用电量8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53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8位。其中,工业用电量5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3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占全社会比重为69.39%,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幅提高4.21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用电量看,今年1至4月份,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长最快,第二产业对全社会用电量贡献最大。第一产业用电量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7%,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同比增长13.44%、17.22%、12.86%、11.44%。第二产业用电量5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0%,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6.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5%;制造业40.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8%,建筑业用电量0.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9%。第三产业用电量11.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5%,其中住宿餐饮业同比增长14.3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同比增长23.3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8.30%、公共服务及管理组织同比增长2.32%。三次产业对全社会用电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17%、4.20%、0.87%。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3%。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5.71亿千瓦时;乡村居民用电量6.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09%。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审核 晁彤彤】
初审编辑:李汶
责任编辑:
6月9日,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公布泰安市城区农贸(农批)市场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工作情况测评结果,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明察与暗访,泰安市城区星级农贸市场5月份得分最高的是大白峪农贸市场。[详细]
《泰安市城区污水处理运营企业污泥处理处置监督管理办法》对督促落实污水处理运营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污泥管理制度,建立评估考核、动态调整及退出机制等全过程管理进行了说明,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污泥处置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置水平,并强调了督导考核监督[详细]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二十条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系列部署要求,结合泰安市实际,创新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内容和措施,共分为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就业形态、提升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和抓好组织实施5个方面。[详细]
6月10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东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泰安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非遗购物节在东平大宋不夜城启动,近40项来自全市的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展演。[详细]
为加强警示教育,营造安全生产月的浓厚氛围,泰安市应急局公开曝光近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查处的10起典型案例,警示企业增强遵法守法意识,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隐患自查自纠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详细]
6月7日,我市公布了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第十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99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种门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