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安市出台《泰安市医疗卫生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所有村(居)的,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资金保障体系、药品安全供应体系、行业监督执法体系于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力量独立举办的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5%以上,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
为加快“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我市将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打造数字化医院,逐步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和健康咨询等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应用。加快传统就医流程信息化改革,探索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和银医合作模式,推进第三方、互联网终端、移动终端、自助机等挂号、支付、检查结果推送、查询和药物配送,打造院内“一站式”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信息化服务应用水平,借鉴“智慧医疗”建设经验,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和社区优先预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远程会诊、影像、检验、心电和病理等共享中心信息化支持系统,与相应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协同应用。
我市将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医疗卫生高端人才来我市发展。建立人才城乡双向流动机制,探索实施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引导人才下沉服务基层。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根据方案,为做优做强城市医疗机构,将在推动设施、设备、装备等硬件升级的基础上,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优化专业设置和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加强县级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医疗服务能力能够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等任务,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及功能定位,探索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良性互动的医疗服务机制。
扶持社会办医形成竞争优势,发展一批,扶持一批,转型一批。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支持社会资本(含境外资本)举办高水平、上规模、专业化的医疗机构。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2张医院床位的标准,为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预留空间。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具体数量和地点的限制。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体检、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消毒供应、医学独立实验室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通过支持学科建设、派出管理技术团队、组建医疗联合体、发展远程医疗等形式,扶持一批基础较好、有一定技术优势、群众认可度较高的社会医疗机构。支持城市二级医院以托管、合作等形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向康复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老年专业医疗服务机构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以联合、参股、兼并、收购、托管等形式,参与部分公立医院(包括国有企业医院)改制重组。
为推动医养结合等多业态融合发展。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主动延伸养老、康复、养生等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开设老年病科(区),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实行签约服务,开设家庭病床。鼓励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护理、康复服务机构或病区,规模较小的养老服务机构依托当地医院,采取合作方式引进医疗服务或通过设立卫生所(室)、医务室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到2017年基本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医疗机构内部,积极培养引进中医人才,引导人们树立中医科学养生保健理念,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鼓励应用针灸、推拿、膏方、药膳等,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到2020年,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具备较强中医药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东平湖中药材生产区,打造泰山中医药文化旅游品牌,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中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