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3月28日讯(记者 刘辉 通讯员 李欣 侯佳)血型与妈妈一样,宝宝竟然患有溶血性黄疸,并且病情危重,庆幸的是,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专家科学研判,紧急施救,患儿转危为安。
专家:宝宝黄疸莫惊慌,科学区分是关键
作为一种新生儿常见病,黄疸是如何发生的?新晋爸妈如何察觉宝宝是否患有黄疸?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专家将为大家一一讲解。
点赞:罕见溶血性黄疸宝宝顺利得救
仅仅出生22小时后,硕硕(化名)就出现了黄疸,随后被转到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硕硕的血型与其母亲一样,都是B型血(RH阳性),按照以往治疗经验,一开始并没有考虑溶血性黄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陈震介绍说。不过,虽然采取了积极治疗,但硕硕的病情并没有减轻,反而出现了贫血症状。其后,医生又为硕硕做了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陈震等人根据临床经验,判定硕硕很有可能患有溶血性黄疸,并将硕硕的血液样本送到上级机构检查。为保证硕硕的安全,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前,医务人员按照治疗方案,给予科学治疗与精心照护,硕硕的病情也逐渐稳定。最终,检查结果确认硕硕患有罕见的溶血性黄疸。由于治疗及时,硕硕顺利度过了危险期,不久就能出院。
解析:胆红素聚集过量导致黄疸
据陈震介绍,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处于低氧环境时,为提供充足氧气,更多的红细胞得以生成;出生后,随着新生儿呼吸功能逐渐增强,不再需要如此多的红细胞来运输氧气,而这部分多余的红细胞就会逐渐破坏、衰老,之后分解成胆红素进入血液,一旦新生儿皮肤毛细血管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就会形成黄疸。
陈震指出,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往往在新生儿出生(足月儿)2—3天后出现,6—7天后达到最高峰,2周内消退,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除了注意宝宝的饮食、睡眠之外,还要让宝宝多晒太阳,适量补充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并让宝宝保持大便通畅。
病理性黄疸包括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遗传性黄疸等几种。其中,溶血性黄疸(宝宝与母亲的血型不合)较常见,这其中又以ABO溶血黄疸最为普遍。与生理性黄疸相比,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必须接受科学治疗。
提醒:病理性黄疸危害大
新晋爸妈们如何早期发现宝宝患有黄疸,并准确把握黄疸的严重程度呢?对此,陈震指出,在自然光线下,家长可以观察宝宝的肤色。“一般来说,黄疸往往从额部开始,之后逐渐发展到面部、胸腹部、四肢等。”陈震介绍说,如果黄疸发展到胸腹部,表明黄疸呈中度;发展到四肢、掌心,就证明黄疸较为严重了,此时,需要积极就医。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理性黄疸会对新生儿的身体造成损害,最严重的表现就是胆红素侵入脑细胞,造成胆红素脑病,并产生永久性伤害。据介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蓝光照射以及使用血蛋白等方法,降低血清胆红素;必要时,还得采取换血疗法。“一旦宝宝出现黄疸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确定黄疸严重程度,切莫掉以轻心。”陈震提醒说。
据记者了解,作为我市重点学科,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目前拥有床位50张,设有2个重症监护室,24小时免费接转危重患儿;截至目前,新生儿科成功救治的体重最轻的患儿仅为600克,彰显了该科强大的医疗实力与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