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2月16日讯 自2009年国家启动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以来,泰安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集中连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升。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市将围绕“建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管长远”的目标,继续稳步推进农田水利项目县工程建设,强化管理,争先进位,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2015年度建设项目取得优异成效。岱岳区、新泰市、宁阳县和东平县四个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和肥城市省级农田水利项目县2015年度建设项目自开工以来,市、县两级齐抓共管,水利、财政协调配合,严格规范建设程序,科学周密安排工期,目前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共完成投资12755万元,其中争取省以上财政资金99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190万元。完成渠系配套改造68.7km;新建塘坝10座、维修加固17座,新建泵站50座、改造8座,新打机井130眼、维修配套旧井89眼,建水窖56座;新建及更新改造排涝沟道112.4km,建设排水涵闸465处;发展管灌7.139万亩,微灌0.9万亩。工程实现了又好又快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2016年度建设项目扎实推进。2015年10月份我市宁阳县、东平县和岱岳区参加竞争立项,分别以全省第三名、第十四名、第二十二名的好成绩成功获得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资格。肥城市作为原立项项目县直接获得2016年新增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资格。目前四个县正在着手编制2016年度实施方案,计划2月底予以批复,3月份开展招投标工作,4月份开工建设。新泰市2016年度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现已开工。2016年度,我市五个项目县共投入资金1.42亿元,其中省以上补助资金达到1.27亿,创下了2009年启动实施小农水重点县以来争取省以上补助资金的新高。共计划建设小水源工程952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83万亩,新建及改造排涝沟道135.45km,建设各类桥涵闸726处。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项目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三、新一轮农田水利项目县申报工作有序开展。2016年是新泰市是实施第二轮小农水重点县三年建设任务的最后一年,在做好三年总验收准备,确保年度项目和三年项目顺利通过考评验收的同时,新泰市提前谋划,全力做好新一轮农田水利项目县的立项准备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项目区范围和建设内容,开展前期勘察,做好项目申报书和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确保立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