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1月25日讯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科技战略联盟2个,各类高级人才350余名,累计专利授权140余项……一系列数据彰显着肥城市高新区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累累硕果。2015年以来,高新区拼搏进取、锐意创新、埋头苦干,通过人才、科技双轮驱动,极大地带动了该区科技人才事业的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壮大优秀人才队伍
近日,山东农大肥业投资2亿元建设的国家土壤修复计划示范基地项目提前3个月竣工投产运行。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教学、科研、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肥料生产企业,是亚洲最大的活性腐植酸缓控释肥生产基地,该公司研发的多项科研项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这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该公司加大科研投入,成立了近百人的技术创新科研团队,其中40%是农学类专业硕士学历。同时,引进11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专家,指导产品研发,凝聚个体力量,研发新型产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阶梯型增长。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更好地发挥人才对区内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新区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人才及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人才及科技创新工作。制定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计划,及时解决人才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区采取“刚性引人”与“柔性引智”并举的方式,把招才和引智工作共同推进,为人才引进和建设牵线搭桥的同时,更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
产学研结合着力推进研发合作
走进福宽生物公司F55果糖加工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各种大型机器高速运转,技术人员正仔细地检查生产线体接口处,避免废液渗漏。该项目采用先进设备,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福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兴建了热电联产项目、F55果糖升级项目以及30万吨淀粉糖扩能改造3个项目。项目坚持科技、人才“汇智”的发展战略,采用世界先进的配套设备和生产工艺,可年生产淀粉30万吨、果葡糖浆20万吨,销售收入过30亿元、利税2.5亿元,而这一切得益于研发力度的加大。该公司不断加快技改步伐,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创新生产新工艺,延伸发展“触角”,引领发展新“引擎”。同时,通过到科研机构去“借脑”,开展招“才”引“智”工程,搭建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桥梁。
在高新区“腾飞”路上,产学研合作成就了一大批像福宽生物这样的创新性企业。2015年以来,高新区立足企业需求、产业需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沟通协商,鼓励支持企业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院校、合作领域,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常态化”。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科研所、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等15家国内外高等科研院所合作,完成多个课题的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走上批量加工流水线,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科技原动力,带来巨大经济收益。
完善载体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后劲
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了科技孵化器。计划总投资6.8亿元,建设科研楼、研发试验车间、专家服务楼、会展中心及商业配套等相关设施总计22.56万平方米,为入孵项目提供研发、中试生产和经营场地,在政策、管理、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创业福地。
该区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会同市科技局、组织部人才办广开渠道,内引外联,先后引进中科慧光、硒谷科技等科研单位和芯联新材料、征途科技、望泰软件等创新企业共21家。
2015年4月初,“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肥城分园”揭牌成立,科技孵化器正式交由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托管运营。此外,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以科技进步助力高新区转型升级,孵化器进一步优化了结构功能,新建多媒体会议室、科技超市及众创咖啡厅,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一个更完善的创业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创新人才。
2015年,高新区新增农大肥业和金塔机械2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麦丰科技1家泰安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农大肥业和福宽生物2家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农大肥业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金塔科技和金城重工2家泰安市企业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