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1月8日讯 1月6日,第3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公布了2015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5.3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6.9亿元,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61.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9.9%。
在过去的2015年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9.6%。税收收入145.9亿元,完成预算的99.4%,增长7.9%,税收收入比重同口径达到73.3%,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59.4亿元,完成预算的101.6%,增长13.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9.3%,增长14.4%。
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61.3亿元,增长18.4%,高于财政支出增幅4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9.9%,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确保了民生政策有效落实。其中,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0.3亿元用于保障“十件实事”,比上年增加10.3亿元;筹集资金10.3亿元,保障市县两级落实工资、养老保险及津补贴改革政策;筹集资金4.3亿元,保障了“创城”建设资金需求;筹集资金5.9亿元,支持东平县库区移民避险解困工程建设;筹集资金33.6亿元,保障全市义务教育、城乡居民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等政策兑现落实。另外,市级投融资平台共融通到位资金131.7亿元,比去年增加47.6亿元。其中,拨付资金42.2亿元,保障了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和“创城”建设资金需求。
在重点保障各项民生支出的同时,泰安市还严格执行会议费、接待费、出国经费等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节会、庆典等活动支出,从严从紧控制公务支出。2015年,市直以行政运行经费为主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口径下降3.3% (剔除落实工资、养老保险、津补贴及物业补贴改革等政策性增支)。同时,全市共争取各项上级转移支付112.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8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6.5亿元、82.7亿元;安排对下各项转移支付117.8亿元,比上年增加17.6亿元;安排县级地方政府债券53.1亿元,减轻了县乡政府债务压力,有力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
与此同时,泰安市还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出台了全市PPP 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市级PPP项目储备库。全市共储备PPP项目72个,总投资估算1171亿元,其中宁阳引汶工程被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PPP示范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泰安市在全国294个城市财政透明度排名中,位居第18位,较去年前移42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