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言明 报道 新泰市气象局、地震局、园林局等部门对一建设项目进行联合审图,当天出审核结果,节省15个工作日。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培俊
本报通讯员 赵文存 万会魁
近期,“全国政务大厅服务标准化工作组”在新泰市成立,当日,政务服务中心首批7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些标准将于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首批关于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运行的国家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标准中,有6项来自新泰多年的探索实践。这意味着全国4万多家政务服务大厅,今后将以“新泰标准”来规范运行。
让审批速度逼近“极限”
“走过这么多的城市,新泰的建设项目审批是最高效的。”11月24日,新泰市“252油库扩容”项目负责人康宁感慨地说,“原来没有一年半载是办不完的,而在新泰,‘万里长征’变成了‘百米冲刺’,逼近了行政审批速度极限。”由于该项目审批手续办理速度排到了全国同类项目的前三名,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表扬。
因审批环节最多、流程最复杂,建设项目审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为何在新泰实现了高效、快捷?这源于该市在国内率先探索推行“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
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先行先试平台,将企业标准化理念引入政务服务领域,新泰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覆盖全面、科学有效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涵盖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运行、服务提供、服务监督、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实现了“一切工作有标准,一切标准有程序,一切程序有监督,一切监督有公开”,谁来办事一个样。
以标准化思维引领政务服务创新,这源自新泰市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的探索。2003年,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新泰市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的难题。但由于窗口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管理起来比较困难,服务带有很大的人为随意性,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有效的管理模式规范其运作。
2005年起,新泰市逐步形成了“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这带来的实际意义是为民服务效率大幅度提高。”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燕介绍,“中心年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00余万件,其中75%以上能实现即来即办,85%以上3个工作日内办结,提前办结率达96.8%,在承诺时限内的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由过去的86.7%提高到99%。”
以法为据做到“最大化精简”
“足不出户就能办低保,政府办事儿太贴心了。”新泰市岳家庄乡村民邱季华说,他因常年卧病在床,无法到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低保救助业务,村便民服务点的代办员通过市民网上办事大厅查阅办事指南,帮助其准备齐了申报材料,报到乡便民服务中心盖章认证,并通过审批系统传到市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网上预审,不到2天就接到材料预审通过的短信通知。考虑到老人情况特殊,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专人上门为邱季华办理了低保救助手续。
变原来群众的“多次跑”为现在的业务“网上传”,这是新泰市推行“一体化联动,服务拓展标准化”带来的实际效果。在标准化引领驱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服务中心将标准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建O2O服务模式,建立了横向覆盖全市各部门、纵向贯通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居)的审批服务网络和电子监察系统,做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
“过去,为了缴水、电、气费,居然要满城跑整整一上午,现在好多了,一站式缴费,方便又快捷。”市民李先生所说的正是集约化服务带来的变化。全市72个部门的690项审批服务事项、4大类26项公共资源交易事项以及供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等便民服务事项全都集中于此,搭建起了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中介监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标准化”引来金凤凰
“审批手续看似简化了,却不是为政府工作减压,而是一种职责加码,责任更重了。”谈及“新泰标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表示,通过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相关政府部门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如今,办事群众一进服务中心的门,首先想到的是“按标准办事”,而不是“托关系办事”。
政务服务标准化使政府工作变“凭经验”为“按标准”,被老百姓称为“阳光审批”。标准化将工作人员服务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以此倒逼工作人员一言一行符合标准要求,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推进标准化建设,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新泰市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降反增,服务“软环境”营造的投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2015年1—10月份,全市共引进国内招商引资项目2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合同引资额767.13亿元;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1个,完成外商直接投资12538万美元。在泰安市上半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现场观摩考核中,新泰再获第一名,实现“七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