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牢固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节点,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支点,通过不断搭建有机平台,增强“服务双带动”的劲头,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让好戏连台成为带动一方教育、活跃一处群众、引领社会风气的新生态。
动作前置,搭建学习教育平台,自主课堂显活力。围绕数字化校园建设,借助泰安市教育云平台和多种网络资源,以资源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在全市率先启动“智慧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学应用研究,推进资源平台建设,加快“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步伐,形成城乡同步,资源共享,校际联动,协作发展,实现点穴式、捆绑式、集群式可持续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组织人员参加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的15届教育信息化杭州会展,聆听与会专家报告和高端对话,营造高端、开放、高效、发展的育人空间。借助泰安市教育云平台,引入智能学习终端,分步建设智能录播教室、未来教室、3D教室,实现数据大集中、资源大共享,建成水平较高、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和交流便捷、优质高效、规模庞大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以微课程+教学为依托,积极启动“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慕课联盟”,开展“微课程制作”及“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专题培训,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共同发展”的良性协作机制,为后续典型培植搭建了优质承载平台。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翻转课堂,同步实现慕课、微课、晒课一体通,“梦想教室”玩电脑,“翻转课堂”增效率,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藩篱”,彰显出未来教育的张力。涌现出宁阳实验小学城乡学校网络同步课堂模式、宁阳一中“微课模式”、宁阳第一小学的网络教研模式等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方式,并在全市推广。宁阳县实验小学、宁阳第二实验中学展示了网络同步课堂直播、微课教学、数字化多媒体教室应用,得到了省市教育系统领导的高度评价。
任务驱动,搭建帮扶联建平台,阳光助学添动力。立足中国梦主题教育,以城乡共建为抓手,全县按照“强校引领、资源共享、捆绑考核、互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多层次搭建城乡交流平台,建立城乡互动共建机制,紧紧围绕中心小学、中心中学,成立了“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实施龙头带动,集约管理,集成发展,带动了乡村学校的全面发展。通过组建城乡共建共同体,形成了校际交流、城乡共建、合作共赢的共同体发展新模式,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结盟,通过辐射带动,牵线搭桥,采取校际相互交流,教师师徒结对、学生“手拉手”、社会爱心助学等方式,为共建学校搭建合作交流,携手成长的发展平台,择校选校得以遏制,学校升学率全面攀升。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教师“挂职”和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累计安排近1200余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通过组织教师到乡镇偏远学校支教,带动帮扶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目前,宁阳县实验小学与磁窑镇兴隆完小相继建立了城乡互动共建机制,建有对下属完小的结对帮扶制度,除了向结对学校给予物质、资金上的帮助外,还要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选派“师傅”到农村完小指导,帮助农村完小提高办学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结对共建带来的人力、物力支持,采取城乡牵线搭桥,团队义务支教、校际交流互动,爱心帮扶结对,大力实施春风送暖,金秋扶贫,阳光助学关爱工程,开展爱琴海互动、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使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老有人助,形成帮扶“有效”,教育“有机”的地域特色。宁阳县实验中学、宁阳县第二小学、宁阳大地金桥幼儿园通过招募“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开展留守儿童共关怀活动,让阳光助学在社会扎根发芽,成为“衣、食、住、行”之后的“第五元素”,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形成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良好风气,全县全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词”不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