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9月14日讯 在雾霾围城、交通拥堵、绿色空间减少等一系列“城市病”日渐显现的今天,作为山东蓝天数最多的内陆城市,泰安有着自己的宜居美丽。近年来,泰安市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城市的进程,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生态宜居城和特色宜游城,以及打造创新创业之城、宜业乐业之城,在提高城市品质的同时,提升群众幸福感。
打造生态宜居城:天蓝水绿人在山水中
行走在泰安城乡,泰山、徂徕山、莲花山连绵不断,蜿蜒的汶河水时而显现,清澈的泮河、梳洗河穿城而过,红花绿树掩映,山、水、城连成一体。而这一切的宜居美景,得益于近年来泰安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山水相间、林水相依、城在绿中,人在山水之中”的生态宜居城市。
为让绿意更浓,泰安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和城市宜居程度的战略举措,两年来,泰安共投入43亿元用于森林城市建设。目前,泰安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67%,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9平方米。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五大类40项评价指标,泰安已全部达到。
城中的绿色,还蔓延至泰城周边乡村。三面环山、地势陡峭而名“陡山”的大陡山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恶水”。这个村在村支书苏庆亮的带领下开展绿化,现在荒山变成“花果山”,发展集民俗、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乡村特色生态园,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
城市大规模绿化为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水治理打下了基础。2014年泰安市在改善大气质量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PM10、PM2.5、SO2、NO2浓度同比改善18%、4.3%、10.5%、15.4%,在全省内陆城市除NO2指标排名第二外,其余三项指标均排名首位。今年一季度,泰安市四项空气指标同比又分别提升22.7%、7.8%、7.4%、17.5%。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得益于泰安市政府铁腕治污的魄力。去年年初,泰安市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开始了一场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和攻坚战,在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扬尘管控、机动车淘汰限行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成效十分显著。
为利用水资源提升泰安的景观魅力,2009年,泰安调整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从“依山而建”到“依山傍水”,打造山水一体城市。投资1.5亿元的泮河湿地工程项目,是山东省在国家立项的最大环保湿地项目。目前,湿地主体工程已完工并蓄水运行,形成长50公里、静态蓄水8000万方的大水面,成为泰城东南部“水生态长廊”。
“生态宜居是泰安的宝贵资源和品牌优势,守住青山绿水,留住蓝天白云,是泰安自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泰安市委书记李洪峰说。
对于在济南铁路局担任高铁乘务员的“高姐”刘文杰来说,因为有了泰城3年的求学经历,她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刘文杰见证了泰城的快速发展,尽管目前工作在济南,仍选择在泰安居住。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市民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优美。这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热情好客,很适合居住。
建设特色宜游城:让游客感受幸福传递幸福
旅游业不仅是朝阳产业,还是幸福导向型产业,能够提升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为让游客获得宾至如归的幸福感,近年来,泰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旅游满意度提升工程,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让游客在泰安感受幸福旅游、乐享幸福旅游。
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云鹏说,泰山是泰安市旅游业的龙头,但多年来存在着“进山不进城”“城市半日游”等问题,前来泰安旅游的游客往往是爬了泰山就辗转其他城市,很难留得住游客。为破解“留不住人”难题,泰安市巧做留“客”文章,让文化与旅游“无缝隙”融合,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拉长“山上、城中、周边、夜间”旅游消费链,吸引游客“既进山又进城”。
近年来,泰安市还通过举办精品导游员大赛、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加强旅游执法检查等,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泰山瀛泰国际旅行社十分注重导游服务水平的培训,包括对导游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服务量化标准化,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培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明星导游”。
今年大年初一,辽宁沈阳的杨淑珍老人随朋友到泰安过大年,遇到了瀛泰国际旅行社导游汪秀,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我们这个团都是老年人,小汪开朗活泼、淳朴厚道,对我们这些老人没有一句怨言,吃饭时帮我们盛饭、端菜,忙得自己都没顾得上吃。讲解景点时知识面广、语言生动幽默,让我们感受到了泰安这座幸福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来到一个陌生城市,游客们最怕“找不着北”。为此,去年年底,泰安市推出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旅游APP,让游客享受咨询、预订、投诉一体化的便捷服务。此外,泰安市还不断完善旅游交通,开通3条线路的旅游直通车和18条公交线路通达城市各旅游景点,实现“零换乘”,为游客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旅游交通服务。
瞄准创业宜业城:为幸福充电让发展更带劲
近年来,泰安市把“满意就业”“幸福创业”作为建设幸福泰安的重要抓手,出台一系列扶持和鼓励政策,大力培育发展小微企业,激发大众创业激情和活力,打造创新创业之城、宜业乐业之城,呈现出“草根创业”的生动局面,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泰安市高校较多,在校大学生占泰城总人口的1/6。为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幸福创业,泰安市创新服务机制,推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形成“高校内培育——基地内孵化——园区内做强做大”的“三级孵化”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全市共有1220名大学生成功创业,带动2.5万人实现就业。
山东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学生张守权在校期间就组建了创业团队。2012年5月,张守权注册了泰山区吃茶去茶业有限公司,成员由山东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组成。公司申请并入驻泰安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后,享受到房租补贴、税费减免、证照代办和创业培训等多项创业服务,创业能力和公司运作水平显著提升。
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引导培训,近年来,泰安市在驻泰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育中心,给予每个中心不少于10万元的资金扶持,有8所驻泰高校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目前,泰安拥有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税费减免、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培训补贴等“一站式”服务。
2014年,泰安市还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1亿元设立创业扶持资金,帮扶各类群体创业就业,同时逐步建立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创业扶持体系,为创业者提供“保姆式”的全程服务,让他们安心创业、幸福创业。
技能是农民工稳定就业的基础,只有把培训做规范,才能让农民工真正有一技之长。近年来,泰安市每年都采取政府采购、培训机构统一招标的形式确定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泰安建设职工培训中心就是59个定点培训机构之一。
政府补贴、订单培训,让所有有就业梦想但没有就业技能的人群得到有效帮助。“进校园、进基地、进村居”“万名创业者创业能力提升计划”“泰山创业沙龙”等活动,提高了大众就业创业培训的效果。
为让已就业者实现“幸福乐业”,泰安市还把已经就业的各类劳动者都纳入人才数据库,通过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表彰等方式,形成人才梯次递进培养格局,让劳动者找到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的用武之地。
泰安市决策者们认为,民生幸福才是最美的风景。这种美丽,不仅要让城市居住者看得到,也要让旅游旅行者、创业创新者到处体会到。这样“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才是具有幸福感的魅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