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涛报道 7月24日,东平县事故调委会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调解一起事故纠纷。
◆爱岗敬业干实事,扎根基层做奉献,这是全国模范调解员赵平岱传递的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泰安1.6万余名人民调解员正扎根基层,认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今年上半年,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7367起,成功调解7259起、成功率达98.5%。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 涛
本报通讯员 史 超 李献庆
老带小 培训加实战
赵平岱是泰安市泰前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所长,今年已59岁的他,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1年,曾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领导曾寄语他,要继续发挥“老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出更多的“小马”来。为了帮助众多“小马”破茧成长,泰安市司法局,每年都会请像赵平岱这样的“老马”们,分赴各县区对基层调解员进行专门培训。
7月24日,记者参与了东平县人民调解员培训大会专场。当时,负责讲课的是“全国模范调解员”、泰安市事故调解委员会主任曹修水。他将近年来自己所参与调解的典型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向与会的150余名基层调解员现场传授。
“老马”带“小马”不仅在培训中带,更在实践中带。李德正是个90后,从法律专业毕业的他很幸运,刚毕业就跟着赵平岱干调解工作。
7月17日下午,赵平岱带着他来到泰前街道办事处三合村,调解一起民事纠纷。当事双方是前后邻居,因房屋建设问题产生了矛盾。这已是师徒俩第四次对这起案件进行调解。整个调解过程持续近两小时,最后当事双方还是不欢而散。李德正告诉记者,每次跟着师傅出去,都是一次自我学习的机会,“老师通过现场调解纠纷,面对面教授技能,这会更快让我们成长起来。”
“小马”要成长 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赵平岱平时在与年轻调解员交流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而他本人也是这么做的。
赵平岱上学时专修果树园艺专业,曾先后在林业站、经管站、管区等部门工作。1993年,并非科班出身的他被抽调到泰前街道办事处司法所,这一干就是21年。
“我干司法行政工作是半路出家。”赵平岱说,为了干好这项工作,他是干中学、学中干。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矛盾呈现新常态,赵平岱深感原有经验知识的不足,于是在工作之余,他专门挤出时间系统学习了《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全》、《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大全》等大量业务书籍和法律读本,还参加了山东政法学院的函授学习,并取得法律本科证书。
平时,赵平岱还注意搜集整理各种村规民约和社会习俗,探索依法调解和利用村规民约、公序良俗来解决矛盾的结合点。这不仅让他拓宽了工作思路,在做起人民调解工作来更是得心应手。
“这种村规民约,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往往是陌生的。”90后调解员胡鹏说,每次在跟着师傅出去调解案子前,她都会细心地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习惯调查清楚,避免犯一些常识错误。两年下来,胡鹏已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小册子,闲暇之余都会拿出来看看。
做好调解 心中想着群众
人民调解常被人称为“天下第一难”,但像赵平岱这样的“老马”们,能始终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人民调解第一线,除了责任、热情之外,更多的是他们对老百姓的那种情感。
牛红军现任东平县司法局彭集司法所所长,已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8年。28年来,他扎根基层司法一线,任劳任怨,奉献的是青春和汗水,赢得的是百姓的信任。
“人们常说,调解工作是‘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但牛红军认为,如果辛苦他一人,能够幸福千万家,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就是凭着这股服务群众的韧劲,他在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找症结、开药方、治病根”的三步调解法,使当事双方横眉怒目来,握手言和归,收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良好效果。
前段时间,彭集镇流泽村一对年轻夫妻因家庭暴力要闹离婚,女方娘家来了两卡车年轻劳力手持木棍、铁锨等,扬言要给女方出气。面对女方气势汹汹的架势,男方也毫不示弱,召集本村本家人员20多人全副武装,随时可能上演一场械斗。
面对此景,牛红军不顾个人安危,现场一遍遍大声劝导,稳住双方,当自己的嗓子快要喊哑的时候,两方火气才稍有消减。他趁热打铁,招呼双方有威望的人员坐到一起进行调解。牛红军通过法律与感情两方面与双方进行沟通,最终才将这场纠纷化解。
他所创造的三步调解法,使这对即将要分手的夫妻破镜重圆;使一起起宅基侵权、土地边界、通风采光等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使一位受虐待的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他说,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源于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与生俱来的情感。
近年来,随着人民调解队伍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加入这个队伍,让常年奋斗在一线的“老马”们看到了希望,不过“小马”们才刚起步,要想具有“老马”般的情怀,还需时间的历练,正如赵平岱所说,“没有个三年五载,一匹‘小马’是出落不成高挑骏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