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泰城开启“烧烤桑拿”模式。可是我在采访中发现,大热天儿的,应该发放给大家的高温补贴却有些难以落实,而且相关部门接到的投诉也少之又少……
本报记者 杨思华
高温补贴去哪儿了
一些在室外作业的建筑工、环卫工等基层劳动者,通常只能领取每个月的工资,他们中间很多人对高温补贴一事并不知情。每年三伏天,是让他们最难熬的时候,偶尔能领到一杯冰镇绿豆汤或者一块毛巾就已经很知足。
从南方到北方,曾陆续在六七个工地上干体力活的农民工陈强,当建筑工人十多年,从没听说过工地上发放高温补贴的事,好一点的工地夏天中午会调整他们的开工时间,或者给工人们准备点凉开水,大多数工地上什么福利都没有。
其实,难以领到高温补贴的除了这些工人们,还有很多室内工作的“上班族”。很多企业也只是给职工发放茶叶、清凉油等作为高温季节下工作的一种福利,而不是支付国家规定的高温补贴费用。
站出来投诉的太少
即使众多企业的高温补贴并没有真正发放到位,但是相关部门接到的投诉却少之又少,甚至几年来没有一起投诉案例。
很多农民工其实并不清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工人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如何维权的同时,也担心维权会让自己失去工作和应得的报酬。
从菏泽和几位同乡一起在泰安打工的孙福庆,是通过别人介绍过来的,每个月先领300块钱生活费,其余工资年底才能结算。孙福庆和工友甚至不知道雇用自己的是哪个公司,只认识一个负责的包工头,更不知道和谁去要高温补贴,也没想过去投诉。在他们眼里,每天130元的工钱能在年底按时结算,就已经很让人知足。因为“投诉”在他们看来,起不了任何作用,严重了可能还会让他们丢了工作。
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职工刘先生和同事每年的高温补贴,则是被超市内部的现金券冲抵,但是却没人敢闹意见去投诉。要么服从管理,要么自己离开,是他们在这里工作了多年的“生存经验”。
而在一家小公司工作的刘女士和同事也没有领到过高温补贴,而是以绿茶、清凉油等物品作为替代。由于公司是个体,不比大型企业,她和同事则以相互理解的态度,从未想过投诉。
有企业宁可认罚
虽然相关部门提醒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维权,但是仍有诸多一线劳动者不清楚找谁投诉或者不敢投诉,究其原因,不仅相关规定存在“软肋”。
根据2011年通过的《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的,或者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以一个百人企业为例,如果企业不发高温津贴,哪怕罚款,企业还是“有赚”。另外,举报实行实名举报的原则,让工人举报高温津贴没落实,就必须与老板面对面较真,许多员工因此放弃。
在采访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接到相关投诉,肯定会做出相关处理或回复,但是近几年却从未接到过关于高温补贴的投诉。他们也能理解部分企业不发放高温补贴或者用其他物品冲抵高温补贴的做法。
企业有义务发放高温补贴,职工也有权益享受高温补贴,但是目前经济形式下行严重,让很多企业变得艰难起来,工作人员表示,在现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不少企业保险缴纳都在硬撑,已经有企业提出缓交保险,甚至有的企业每天上半天班,能保证维持工人工资正常发放已经很不错。
实际上,任何一位劳动者,都更希望相关部门应深入企业、工地等地方了解情况,把坐等投诉变为主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