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关公的崇拜由来已久,尊奉其为武圣、关帝、财神,在民间成为重情厚义、招财护宝的化身,崇拜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塑像、立碑、建庙。宁阳县东疏镇马庙村便矗立着这样一通关圣帝君庙碑。
该碑因庙而立,该村由此更名。明朝洪武初年,本村名士王宗守为教化民风,弘扬关公重情厚义的美德,始在村中央修建关圣帝君庙,明天启六年(1626年)重修,重建后正殿三间,一明两暗并有前厦。殿门花棂正中题有匾额,上书“忠义无双”镏金大字,苍劲有力。殿内塑神像三尊,中间一尊呈坐姿,即关圣帝;左为其子关平;右为提刀侍卫周仓。西庑门前塑有红马、白马各一匹,红马喻指关帝的赤兔马,白马即为关平的坐骑。正是由于这两匹宝马和这座庙宇,“马庙村”之名才日益叫响,而原村名“前东疏街”则渐渐淡出一辈又一辈人的记忆中。庙门重檐结构,上有大钟一口,敲之声传十余里;有大鼓一面,相传是村民举办庆典活动及祈福仪式时所用。庙门南20米处建旗杆台一座,立有10米高旗杆一架,上悬金色镶边杏黄旗一面,题写着“关圣帝君庙”几个醒目大字。
殿前矗立巨型石碑一通,通天拔地,斑驳沧桑。该碑系庙宇竣工后,为阐释教化之良苦用心,铭记慷慨捐资义举,感恩诸方匠人、义工等众人而立,上刻姓名3000余人,此即为关圣帝君庙碑。此碑体量巨大,为国内同类碑刻中之最。该碑由碑帽、碑首、碑身、碑座四部分组合而成,通高7米,总重160余吨,其中碑身重达100余吨。为国内奉祀关公碑刻中所罕见。清初将士郎金一元路经此地,曾赞叹其“典石古越”,意指如此之大从未见过。即便是曲阜孔庙十三碑亭内的那通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的御制碑,总重也不过65吨而已。关帝碑碑座形制为龙之九子之一的赑屃,连同下部与之一体的水盘,重约35吨之巨。碑首刻制精美,系两条相互盘绕的青螭造型,也应在20吨以上。碑材选用青石,采自临朐县的沂山。
关圣帝君庙碑的碑身四面宽度均为1米,通高约5米,外观厚重沉稳,气势威严。如此独特的形制,是喻指关公的正大光明,还是弘扬公平正义?虽然没人能说得清这其中意蕴,但伫立碑前,凛然正气扑面而来。
这通令人啧啧称奇的石碑还给后人留下一个个寻踪探奇的谜团,若不是村中的老人心口相传,用那些亦真亦幻的解释延续着传奇,恐怕很难作出更合理的解释。
其一,如此庞大厚重的碑材是以何种方式运达此地的?村中老人解释说,沂山与该地相距几百里,交通不便,又无水路可走,运送碑材只能采取古人发明的冰面滑行法。数九寒天,以水泼路,夜间成冰,上横若干粗大圆木,碑材放置其上,艰难滚动前行。冰凝则行,冰融则止。起运的头一年,当运至莱芜以东一片山坳时,天气转暖被迫停工,入冬后才重新动工。历经两个寒冬,始将三块巨石从沂山运达此处。
其二,碑身是如何竖立并如此精准地安放到碑座上去的?老人也给出了极其巧妙的解答。当时为了确保碑座与碑身两者的吻合分毫不差,严丝合缝,碑座赑屃下面的基石采用的是能够左右滚动的几十个大石碌碡,然后在碑身下部一点一点地垫土添砖,使碑身倾斜着逐渐升高。当底部与赑屃背部的榫口平齐后,再集中人力、物力缓缓地抬高上部,最后垂直竖立在碑座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确令人赞叹。
其三,为何石碑的顶部安放有四角亭形的碑帽?一般的石碑,主要有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构成,而这通关帝碑,除此之外,却又非同寻常地在顶部加装了亭形碑帽。是为碑身遮风挡雨?还是专门用来供奉关公小型塑像的佛龛?或是纯粹为了装饰?村中的老人无一知晓。四角亭形饰物下一般放置嘉量(斗形器物)和日晷(测时装置),但那些小亭都建在低处,便于观察;碑顶安亭,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