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安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围绕实现“六个确保”的工作目标,每年定期召开党工委会议、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安全工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行政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安监部门综合监管责任、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管委会领导和机关局(室)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制和员工岗位责任,完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按照“横到边、纵到底”的要求,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任务、严格考核奖惩,切实将执行责任体系落到了实处。二是进一步规范行业监管。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成立森林防火及消防监管等9个安全生产专业工作组,确保各行业领域安全。三是健全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完善“委、机关局室单位、工队站所村居三级安监机构和委、机关局室单位、工队站所村居、员工四级岗位责任体系”。目前,景区共有基层班组186个,安全监督管理员386名,负责每天对班组(工队)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记录。四是强化目标考核。进一步规范岗位标准、考核程序和奖惩依据,形成了行业管理规范化、日常管理程序化、监督检查常态化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近年来,景区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隐患整改资金投入,为旅游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大项目建设提升了基础设施档次。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桃花峪游人中心,投资3000万元建设天外村游人中心,投资5000万元建设完善彩石溪景区,投资2.6亿元完成泰山东街主体工程,投资2000万元建设泰山螭霖鱼博物馆。这些大项目的建设和改造完成,不但丰富了旅游内容,拓展了游览空间,也为进一步优化景区旅游环境、旅游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数字泰山”建设提升了综合保障能力。在前期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的“数字泰山”项目基础上,投资1800多万元全面启动了“天网工程”建设,以景区内旅游安全及治安动态管理为重点,完成了视频监控建设任务,主景区实现了监控全覆盖,形成了大范围防火监控、主要景点旅游监控、重点部位内部监控和乡村、管理区监控相结合的、多层次、全覆盖的治安动态监控系统。 “数字泰山”项目还同时包含了景区GIS系统、门禁系统、游客量实时统计系统、全山广播系统,搭建了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了景区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旅游服务人性化、指挥调度智能化的工作目标。同时,投资100余万元,立足自主技术研发改装完成应急指挥车,先后突破4项关键技术,将总控中心的所有功能与指挥车实现无缝对接,在防火指挥、假日客流高峰应对、应急联动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景区实时、动态、移动指挥调度平台。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DMR数字通信系统,实现单呼、组呼、群呼、GPS定位等功能,景区无线通信信号实现无盲区覆盖,为指挥调度、节假日客流高峰应对及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可靠通信保障。三是隐患整改项目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近年来景区不断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在“先急后缓、确保安全”原则指导下,年均投资3000万元以上,实施各类基础设施维修及安全隐患整改项目,提升了旅游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强化隐患整改。坚持“一事一议”的办法,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列入“临时、应急工程”进行抢修,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三、注重资源整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按照“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景区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完善安全监管体系”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一是组织健全,责任到位。景区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健全了办事机构、工作机构,严格落实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各级领导责任制,细化了各部门、各单位应急管理的职责任务、工作目标、管理措施、奖惩规定,以责任制为总抓手,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贴近实际,完善预案。在景区制定下发的2个总体预案、13个专项预案指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共制定出台了200余个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预案管理体系。三是整合资源,健全队伍。景区整合6个方面的救援力量,建设了27支中队规模的专业救援队伍,专业救援人员达到了600人,培训演练和装备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形成了以消防为主、多方救援力量互补的一体化救援格局,大大提升了综合保障能力。四是强化处突,维护稳定。结合景区实际,提出了“第一把手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和“党政领导、单位负责、公安为主、部门联动”的敏感及应急事项处置原则。强调和谐处突理念,强化超前处置手段,现场处置程序和处置效果进一步规范、科学,有力地维护了景区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四、精心组织部署,确保节假日旅游安全
景区以确保节日安全为重点,坚持提前分析预判旅游形势、座谈讨论接待细节、制定详细岗位工作方案、增设必要安全设施、协调部分警力、一线值班指挥调度、节后及时总结提高等工作步骤,形成了人员定岗、责任到位、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了整个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各单位在管理上按照“时间上不留空档、区域上少留空档”的要求,组建专职夜间巡逻队巡护主要景点和旅游线路,发动经营业户做好宣传站、巡护站、服务站、救助站、报警站、查堵站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便利条件和安全保障,形成遍及景区的安全管理网络,最大限度地保障游客人身、财务安全。每逢节假日,在重要景点、游客密集场所、主要旅游线路,增设温馨提示、导引标志、警示标志、警戒线、隔离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安排专职人员做好疏导管理工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确保了节假日游客旅游安全。为应对假日客流高峰,全面启用9条分流盘道,采取循环分流、上下分流、分段截流等方法,避免游客拥挤滞留,确保客流有序流动。印制“旅游安全温馨提示”便携卡,随门票免费赠送,利用全山数字广播系统循环播放游客交通、安全、分流、疏导等注意事项,实现了“安全、秩序、文明、和谐、效益”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