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能源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泰安市泰山区积极推进、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农村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实现农村能源的合理有效开发。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能源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生,泰山区始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并加大农业、投资、科技等方面资金整合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二、重视宣传教育。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农村能源安全常识;通过编发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及使用安全手册,张贴安全画报和资料图片,举办安全培训班和现场会的形式,推广普及安全使用知识,扩大新能源的使用范围。
三、加强科技创新。以项目为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化和操作规范化。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推广农村沼气全托管和建管用一条龙等服务模式,及时排查解决问题,巩固建设成果。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培训了一批沼气生产工、太阳能利用工、农村节能员等一线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技术高超的施工队伍、科学规范的设计队伍和保障有力的管理队伍。
四、完善项目配套。为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客观需要,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良”的沼气服务机制,为建池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沼气建设成果。一是积极对上争取。2014年,争取财政扶持的出料车5辆,并发放到5个项目单位及项目村中,截止目前,全区已整合建立服务网点38处,服务能力已覆盖全区。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实现沼气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按照“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原则,根据在各个项目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鼓励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元运行机制。三是做好项目申报。2014年申报的农村沼气项目已批复,2015年将建设1个区域服务站及9个村级服务网点。
五、推广生态循环新模式。根据省农业厅对农村沼气的发展模式、投资重点、政策导向进行的重新研究和定位,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县项目,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初步构建起以沼气、秸秆为纽带,循环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的良性机制,形成农村沼气集约化,秸秆利用产业化,服务模式多元化,基地建设规范化,生产环境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示范基地景观化的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继续完善以沼渣、沼液为纽带,成方连片的“四位一体”、 “畜—沼—果(粮、菜、茶)”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大面积推广“畜—沼—菜(茶)”循环生产模式;二是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探索和实践“养殖小区+沼气+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模式,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