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赵明东
齐鲁网泰安2月26日讯 泰安市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三项职责,深化“三转”,理顺机制,强化职能,转变作风,凝心聚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用好“加减”,量身定位,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厘清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是“三转”的核心。泰安用好“加减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即整合资源,增加执纪监督问责力量。先后进行两轮内设机构调整,在人员编制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2个纪检监察室,执纪监督室达9个,占70%,人员达72%。坚持全员办案,建立案件查办人才库,增加办案力量。扩大派驻监督范围,将市直和省属驻泰15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监督和联系指导范围,实现监督全覆盖,并进行整体“换防”。“减”即突出主责主业,精简收缩工作战线,攥紧拳头。消减和退出不必要的议事协调机构,市纪委监察局参加的议事协调机构由151个精简到11个,减92.7%;6个县(市区)精简了650个,减90.7%,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牵头不包办、督促不取代。规范纪委书记分工,统一规定乡镇纪委12项职责、纪委书记10项职责,明确市、县、乡三级纪委书记不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以外的工作,集中精力抓主业。
创新方式,有效监督,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转方式,就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增强工作实效。一是加强监督检查。以发现和查处问题为导向,加强对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借鉴巡视模式,实施派驻监督专项巡查,市纪委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指挥,在试点的基础上,8个巡查组交叉互查,突出发现问题,用一年的时间对82个监督部门全部巡查一遍。去年,派驻机构发现问题线索同比上升近300%。构建监督责任落实体系,建立6项“责任清单”和责任分解、检查监督、请示报告、问责追究4项制度,做实监督权。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和“庸懒散”专项整治,采取划片包干,持续明查暗访,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检查1600余次,明察暗访各类重点场所2800余处,查实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712起,涉及829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239人。全市通报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4起62人,通报“庸懒散”典型问题312个、公开曝光349人。二是强化执纪办案。把查办案件作为重中之重,转变办案模式,完善办案机制。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将成员单位由7个扩展至17个。完善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完善线索发现机制,主动出击,在暗访、专项检查、派驻巡查及“案中案”中发现线索;完善快速查办机制,重要案件“一把手”亲自批办、亲自调度。去年,市纪委主要领导亲自批办督办案件238件。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严格办案程序,规范办案流程,确保办案“零事故”。201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937起,给予党政纪处分937人,同比分别增长47.8%、48%;市本级自办案件38起,同比增长245.5%;移送公检法44人,同比增长63%。三是注重抓早抓小。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跟进监督、提醒教育、诫勉谈话。去年市纪委函询谈话20人,诫勉谈话123人。强化警示教育,选取8起党员干部典型案例深刻剖析,组织巡回宣讲。对近3年发生的19起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责成发案单位深刻检查、剖析原因,举一反三。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全市1994个单位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37811名党员干部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逐级传导主体责任压力,市纪委约谈县处级党政正职180余人,县(市区)纪委约谈乡科级党政正职74余人,乡镇纪委约谈村居“一把手”3700余人。四是转变信访举报方式。把调查处理信访举报问题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举措,普遍实行信访“痕迹化”管理。重要信访件,市纪委书记亲自处理。全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共接收信访举报5680件次。
严格管理,锻造“铁军”,解决“干得好”的问题
按照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是提升素质能力。对市、县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分批开展了案件检查和监督检查业务全员培训。开展“业务能手评选”活动,通过轮流接访、演讲比赛、能力测试及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等办法,培养骨干、提升能力。二是严格管理监督。新组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由市纪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机关党委三个单位负责内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纪律,防止“灯下黑”。三是开展“纪律作风提升年”活动。制定纪检干部“28个严禁”,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分别制定出台对县(市、区)、派驻纪检组和委局机关各室办的考核办法,增加监督检查、执纪办案、问责追究三项主业的权重,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有机统一起来,突出实际成效,提升了系统内部门、单位的综合战斗力。
原标题:泰安:深化“三转”聚焦主业 强化监督 执纪 问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