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敢试,引导农民走出收入徘徊不前的怪圈。大王村地处山区,过去老百姓一直靠种地瓜、棉花、花生维持生计,温饱难以保证。1986年村里发展四百亩苹果树,刚刚进入盛果期,苹果的价格就一落千丈,一斤只能卖二三毛钱,还不如种地瓜、棉花赚钱,农民的收入跌入低谷。这个时候,聂宝平种植的五亩樱桃园,每斤大樱桃卖到30多元,亩产值每年在三万元以上。看到周围群众的困境,聂宝平主动联系农户,现身说法,无偿为群众提供信息和技术,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种植大樱桃。在他的带领下,当年大王村400亩苹果树一下子刨掉了90%。聂宝平还主动从家里拿出10万元钱,从省果树所引进了1.5万棵矮化新品苗木,提供给群众栽植。2000年,全村苹果园全部改种上了大樱桃,从此,这个穷山村,拔断了穷根,开始走上富裕之路,他一人种樱桃,带动了全村奔向致富路。
不断创新,带头探索新技术新品种。要让大樱桃增产,使农民增收致富,必须要有优良品种。2001年,他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矮花砧木(吉塞拉)大樱桃25000棵,让果农试种,当时绝大部分群众不认识,对他产生误解,认为放着一块钱一棵的樱桃苗不要,非买七元钱一棵的苗子,肯定捞取好处费。为了消除误解,他先在自己田里嫁接试种,经过四年的精心培植,吉塞拉砧木在大樱桃生产上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比其它砧木提前四年进入盛果期,果品质量产量大幅度提高。2004年以来,他积极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和山农大的专家教授联系,从辽宁大连引进美早、撒米特等优良品种,种植三百多亩,改接大树两千多棵,仅这一项使每户增收2000多元。在事实面前,群众心服口服,争先恐后学习新技术,实用新品种,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致力推广,开展种植知识培训。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掌握大樱桃种植技术,2000年以来,聂宝平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对果农开展种植技术知识培训。每到樱桃管理的关键时期,他手把手传授技术,白天在樱桃园里实践摸索,晚上上网查阅资料,学习新技术,教给群众。过去,大王村樱桃树修剪一般都是“开心形”,这种树形剪量大,容易削落树势,产量低结果晚,为改变这一现状,2002年以来,他请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专家来教果农学习“纺垂形”修剪技术,这种树形,生产快,结果早,产量高,修剪量小,技术容易掌握。经过专家的培训,80%的农户掌握了这门技术,为大樱桃的高产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他每年4-5次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聘请教授专家,给村民讲课,解决技术难题;采取放科教片,田间现场观摩,利用远程教育,与专家网上面对面地请教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每年培训10场次,受益群众达5千多人次。
统筹管理,成立合作社一条龙服务。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为了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避免群众相互降低价格、收购客商借机压价,收入“缩水”的现象。由他牵头,吸收村“两委”成员和种植大户联手,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了肥城市边院镇大王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模式,统一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由合作社直接与外来客户谈价格、搞结算,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增加了群众收入。现在群众只要把樱桃种好,在家就能拿到现钱,不但群众增收稳定,村集体每年收入10多万元。
立足长远,不断培植增收致富新优势。要使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长,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到2014年,大王村大樱桃面积已达1800亩,收入1000多万元,老百姓都说靠大樱桃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要使农民收入保持长期增长的态势,只有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让大王村的农业经济有一个长久发展,聂宝平在巩固提高樱桃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引进试种蓝梅和茶树,建设大棚养殖蚂蚱,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这三个种养项目都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亩产值都超过万元,使全村经济有了持续不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