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晚,泰安民警在泰安火车站发现一名老人,由于他双腿残疾,又无人照料,就把老人送到了泰安救助站。这位老人是救助站的常客,他4年被救助站遣送了117次,光遣送费花了30多万。老人户籍所在地并不接收,救助站也不知如何处理。
有退休工资有医保
老人就是没有家
6日晚,民警把唐志平送到救助站时,他正在发烧,工作人员赶紧把他送到了定点医院治疗。唐志平今年74岁,曾在武汉、成都、沈阳、上海、安徽、西安等多地落脚。因为年纪大流浪街头,被送到当地救助站。仅2014年,74岁的他被遣返到泰安救助站已经有31次。从2011年初到2014年底,被遣送117次。
12日下午,记者在泰安市精神病医院内科见到了唐志平。病床旁整齐地摆放着假肢,老人静静躺在床上,盖住被子,只露着一双眼睛发呆。唐志平展示了他的身份证、残疾人证、银行卡和公交卡。“山东省泰安监狱劳资科每个月给我发800元工资”,唐志平说。他随身带着背包,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品,还有泡面和纯净水。唐志平说,2012年4月前被泰安监狱的一家工厂留用,期间一直由泰安监狱为其缴纳社保。
四年遣返117次
估计花费30多万
2009年,唐志平在火车站候车室睡觉,被市民发现后送进市救助站。那是他第一次接受救助。这几年他南下北上,“刚开始在附近转,去过兖州、济南,后来到过武汉、上海、沈阳、天津、成都、西安。”唐志平说。身上带着工资很快就会花光,唐志平每到一个地方,不到一周就会因流浪街头被各城市救助站遣送回来。
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他经常离家出走,在各地救助站的救助记录已经有了不少,如果外地救助站把唐志平送回来,至少两个护送人员,加上车票或过路费等费用,一趟花费要3000左右元。这4年的估算遣返人力物力花费就不下30多万元。
老人脾气不合群
不想住救助站
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唐志平虽然每次都被遣送回泰安救助站,但并不想在救助站,而且不习惯群体住宿。
一工作人员说,2011年冬天,老人再次被泰安救助站救助,和另一位聋哑受助人住在一个房间。聋哑人看着老人行动不方便,常好心帮助唐志平,但唐志平并不领情,最后用棍子把聋哑人撵出了房间。
在2012年的一次救助中,唐志平又把自己大便包在毛巾里扔到了房间衣橱中。种种事情让工作人员也很无奈。“老唐啊,你年纪大了,天又冷了,就别往外跑了,好好的先在这里住着。”工作人员经常对唐志平说。
在泰安市精神病医院,唐志平目前已基本恢复。在医院记录上可以看到,老人的胃口也还算不错,每天都会说出各种爱吃的让工作人员做。当问为何总往外跑的时候他总是回避。
离开工作岗位前,老人在旧镇租了所房子,平时批些袜子等物品去夜市售卖。5年前,由于旧村改造,老人就离开了那里。
老人该往哪送
救助站犯难
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救助对象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既包括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又包括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主要判断标准为受助人员是否处于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的生活无着状态。救助站只是个临时救助机构,对户籍地清楚的,还是要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像唐志平这样有工资的人,泰安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很为难。
虽然唐志平已超出救助范围,但工作人员很想帮他安定下来。“老人年龄大了,总有一天会跑不动,希望他能有个家或住进养老院。”唐志平也表示愿意拿出养老金住进敬老院,但得先解决户口问题。“按照规定,我们救助是临时性的,最后还是要把受助人送回到户籍所在地。”
唐志平近几年办理的二代身份证上显示住址为泰山区旧镇路2号。这是之前唐志平在监狱附近租房子时,村里人统一办理身份证,他也就顺便办理了一张。他说,户口仍没从劳改队(原泰安东监狱)迁出,劳改后一直在监狱工厂上班,一直到离开工作岗位。
山东省泰安监狱后勤装备科工作人员介绍,唐志平不是监狱单位的人,养老保险也从未给他缴纳过。监狱劳资科负责人也表示唐志平不是监狱的正式员工。
“和老唐的户籍所在地,我们一直在协调,快过年了,我们先安排老人住下。”泰安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事情实在无法协调,我们准备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处理。希望双方能坐在一起把事情解决。”